每日一练
1、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注意,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
A体温
B饮食情况
C姿势和步态
D意识状态
E皮肤、黏膜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D
答案解析
肺性脑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系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因此为警惕肺性脑病的发生,应注意观察患者意识。
2、男性56岁,晨起时觉上、下肢麻木,但可自行去厕所,回卧室时因左下肢无力而跌倒。护理体检:神志清,左侧上、下肢瘫痪,口眼不歪斜。应首先考虑
A内囊出血
B脑栓塞
C脑血栓形成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脑外伤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C
答案解析
根据老年男性,安静状态起病,起病缓慢,有肢体麻木的前驱症状,无意识障碍,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史特点,考虑脑血栓形成可能性大。
3、患者,女性,40岁。胰腺癌术后第4天,患者出现心慌、出冷汗,测血糖为2.8mmol儿,护士正确的处理是
A补充葡萄糖
B输注血浆
C补充盐水
D输入脂肪乳
E增加胰岛素用量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A
答案解析
胰腺癌术后要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继续保肝和营养支持,充分补给热量、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根据需要适时补给全血、血浆或清蛋白等。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类型及给氧方式分别是
AⅡ型呼吸衰竭,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BⅡ型呼吸衰竭,低浓度间断吸氧
CⅡ型呼吸衰竭,高浓度持续吸氧
DⅠ型呼吸衰竭,低浓度间断吸氧
EⅠ型呼吸衰竭,低浓度持续吸氧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A
答案解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咳嗽、咳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猪留,可并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Ⅱ型呼吸衰竭。应给予患者长期氧疗,一般低流量吸氧1~2L/min。
5、患者,女性,37岁,因肝破裂出血急诊入院。查体:患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血压9.6/58kPa脉搏/min护士应采用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准备急救物品,等待医生
B给患者氧气吸入
C给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并输液
D置休克卧位,测量生命体征
E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C
答案解析
护士应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合理安排补液的种类、量及速度。结合题目患者为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生命,应首先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抗休克药物的输入。
6、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指标是
A红细胞沉降率偏低
BC反应蛋白增高
C关节腔内滑液增多
D类风湿结节活组织检查
E关节X线检查示关节端的骨质疏松
向上查看答案
答案B
答案解析
C反应蛋白是炎症过程中出现的急性期蛋白,它的增高说明本病的活动性。故能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的指标是C反应蛋白增高,此题选B。
7、患者女性,70岁。现胃大部切除术后第3天,体温℃。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属于独立性护理措施的是
A遵医嘱发退热药
B用温水帮患者擦浴
C通知营养科调整患者饮食
D开放静脉通道,点滴抗生素
E检查血常规,看白细胞数量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B
答案解析
独立性护理措施指不依赖医生的医嘱,护士能够独立提出并完成的措施。故本题选B。
8、患者女性,7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0年。一周前感冒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白质黏,伴有呼吸困难、乏力。以“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指导患者加强腹式呼吸的原因是
A有利于痰液排出
B增加肺泡张力
C借助腹肌进行呼吸
D使呼吸阻力减低,增加肺泡通气量
E间接增加肋间肌活动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D
答案解析
腹式呼吸: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降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故选D。
9、患者,女性,39岁,因头部受伤入院。体检发现:BP18/12kPa(/90mmHg),鼻腔有脑脊液流出。以下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床头抬高15~30cm卧位
B清洁鼻前庭
C无菌棉球填塞鼻腔
D避免经鼻腔吸痰
E避免经鼻置胃管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C
答案解析
预防脑脊液逆流:禁忌堵塞、冲洗、滴药入鼻腔和耳道,脑脊液鼻漏者,严禁经鼻腔置管(胃管、吸痰管、鼻导管),禁忌行腰椎穿刺。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避免挖耳、抠鼻避免屏气排便,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颅内,引起气颅或颅内感染。
10、成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是
A40~60次/分
B60~80次/分
C80~次/分
D~次/分
E~次/分
向下查看答案
答案D
答案解析
成人胸外按压频率为~次/分。
年护考生注意!
优鼎教育最全备考资料来袭!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