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是怎么回事儿?
脑血栓一般指脑血栓形成。是脑动血管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通俗地讲,就是凝血块把血管堵住了),引起脑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脑血栓能够溶解吗?
医院神经科高山教授指出:
“血栓在血管内一旦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实体可以越来越紧固,对血管壁的附着也越来越牢固,这种状态的血栓是难以溶解的。因此,要想使血栓溶解并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必须在血栓形成的早期应用有效的溶栓药物。”
“现在,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大多数病人发病后,医院已远远超过6小时,这也是溶栓治疗难以开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应当把中风作为像心肌梗死那样的急症来对待,遇医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脑血栓前兆一、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二、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三、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四、步态异常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五、突然发生眩晕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脑出血或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六、突然发生剧烈头痛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如有上述脑血栓的前兆情况之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如何预防脑血栓?脑血栓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疾病。所以预防脑血栓要注意一下几点:
1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上,但也注意不要将血压降得过低。因为低血压可引起脑供血不足,易导致脑血管栓塞。
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已有高血脂、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以及有冠心病病史者,应长期预防治疗。
3平时尽量不吸烟、不大量饮酒。4定期检查最好每半年检查1次胆固醇和血脂和颈动脉超声。
5健康饮食肥胖者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控制体重;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适当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鸭、鱼类、蛋类(少吃蛋黄)、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
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来源:健康与长寿
本文由长寿俱乐部整理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