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亚彬
最近几天,一些专业学术期刊因刊发与自身专业定位、学术规范不符的“奇葩论文”饱受诟病。先是一篇发表在《冰川冻土》上的《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论述生态经济学的过程中,大篇幅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引爆舆论。后有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王氏父子在该栏目发表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
看来,专业学术期刊刊发有悖专业、学术要求的“奇葩论文”已不是个例。
大凡专业学术期刊,都有自己的发稿标准。专业学术期刊指系统刊发某一行业或某一学科领域内系列论文的连续出版物,具有学科性、专业性、代表性和受众面窄的特点,它是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学术观点的重要平台。一般来说,一篇文章要达到某个专业学术期刊的发表要求,至少要过两道门槛,一是内容要属于相应的行业、学科领域,符合相应的专业要求,且达到一定质量要求;二是须符合刊物体例和写作规范。
据《冰川冻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