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猝然昏倒、半身不遂、伴智能、言语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从中可看出,脑梗塞不仅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还会给患者自身及家庭乃至社会带来较大的生活、经济压力,沉重的社会负担。在临床诊疗中,常见的脑梗塞疾病类型有腔隙性脑梗塞、脑血栓及脑栓塞等。脑梗塞原因在于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软化,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失如偏瘫、智能语言及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出现昏迷,危及生命。若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则发生脑梗塞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脑梗塞是一种突发性的脑部疾病,因此可能发生在患者的各个年龄段,脑梗塞部位和面积的大小及体质差异将决定其梗塞的轻重程度。对患者群体进行分析,多数为处于40~70岁之间的中老年群体。脑梗塞疾病发病急,发病前患者没有太明显的早期症状,在数小时之内,患者的局灶性神经体征可能会达到高峰,进而表现为完全性的卒中,患者意识清楚或处于轻度障碍中,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颈内动脉或脑动脉主干可能出现栓塞进而导致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生。
脑梗塞疾病,提倡微创埋线早期介入
针灸疗法是治疗脑梗塞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对脑梗塞疾病临床治疗的分析,微创埋线治疗作为脑梗塞的中医治疗方式已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利用微创埋线进行脑梗塞的治疗仍是在脑梗塞患者神经内科治疗结束后进行,但对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来说,在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就应对其进行微创埋线治疗。
根据大量临床诊疗和实验得出的经验可以看出,脑缺血后利用微创埋线治疗可对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甚至说可有效减轻脑梗塞及脑软化的面积。利用微创埋线治疗能抑制缺血性神经元的坏死,进而提高患者缺血后脑神经元的营养因子的合成及释放,清除自由基。在脑梗塞患者发病早期对其进行微创埋线治疗,不仅能阻止病情的发展,帮助提升患者对神经细胞的自我修复和代偿能力,还能改善其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增强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到家庭生活和社会。也就是说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相对稳定,那么在患者发病早期就可进行微创埋线治疗。
对于患者后期的治疗来说,从中医微创埋线治疗的本质进行分析,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帮助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产生神经功能重构的作用,并帮助患者改进大脑的神经携氧能力,进而推动大脑神经细胞的修复。
微创埋线早期介入,头穴体穴结合效果佳
对脑梗塞患者进行微创埋线治疗,最常见的是头针和体针,这是根据患者头部梗塞部位和瘫痪肢体进行穴位的选择。如头穴可选择足运感区、平衡区、运动区等,采用一次性埋线针和高聚线比较合适,进行提捏进针法;体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患者瘫痪的肢体一侧进行治疗,主要选择的穴位为内关、曲池、合谷、足三里、解溪、太冲、阿是穴等。
针刺头部穴位可改善脑组织的活力及脑神经冲动的传导,并可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针刺对脑血管病急性期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头针可改变大脑皮层细胞的兴奋性,纠正抑制性泛化,使可逆性脑细胞复活,也可以加强皮层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和代偿作用,促进功能重组,改善相应的临床障碍,故头体针速刺法根据头针各区的特点,结合病理表现选取足运感区、平衡区、运动区阳主动,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选穴,可使正气旺盛,运动功能易于恢复
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头针、体针并用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与针灸治疗相比较,埋线治疗作用时间长,治疗次数少,所以非常适合行动不便的脑血管病人。当然,微创埋线作为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也不能完全替代其他的治疗方法。当患者出现脑梗塞时,需对其血压、血脂及血糖进行控制。在进行微创埋线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对着空调和风扇吹,可以适当开展功能恢复锻炼。
亚平连锁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