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冬季的逐渐深入,气温普遍下降,我院急诊室接诊脑血管病发病人数也日益增多。12月27日下午我院神经内科卒中中心神经介入团队通过动脉取栓+支架置入术,成功救治了一名重症脑卒中患者。
68岁的盛先生当日下午14时在与同伴打麻将时突发右侧肢体乏力,从座椅上跌倒在地,伴小便失禁,当时就失去了意识。邻居连忙拨打了急救电话,随后被紧医院,初步诊断为脑栓塞,由于病情危重,于15:45转入了我院神经内科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急诊室神经系统查体可见患者神志不清,无法言语,右侧肢体完全瘫痪。
接诊的黄志超主治医师初步检查病人后明确诊断为心房纤颤、脑栓塞,致残致死率高,病情凶险,如不短时间内将血栓取出、开通闭塞动脉,后果不堪设想。遂立即联系我院卒中中心肖国栋副主任医师、施蓉芳护士长。肖主任查看病人后指示病人既往有房颤病史,此次定位考虑前循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发病原因考虑血栓脱落堵塞责任血管,于是紧急联系导管室同事做血管造影术前准备。同时,向病人家属告知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打通闭塞血管,预后较差且随时有生命危险,建议行血管内支架取栓挽救病人的生命。家属签字同意后在施蓉芳护士长的陪同下立即启动院内血管内治疗急救绿色通道,在肖主任带领下抢救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神经介入团队成员立即到位、卒中单元负责协调床位,急诊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取栓治疗。 肖国栋副主任医师和值急诊班的黄志超主治医师、端光鑫硕士研究生及时赶到导管室。16:30开始手术,17:10脑血管造影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起始部闭塞。17:25在神经微导管配合下通过Solitair取栓器缓慢取出少许血栓,闭塞血管局部开通,但仍可见中动脉M1段主干局限性狭窄,为防止狭窄处再次闭塞,放置取栓支架,再次造影示局部血流恢复通畅,患者发病后3小时局部血流完全再通。手术结束后病人被护送至神经内科卒中单元,当时患者意识状态转为清醒,目前神经功能在康复中。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年12月起至年6月,陆续发表了5项大型国际多中心卒中治疗临床研究结果。研究显示,支架取栓技术成为救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最大科技进展,可以将脑梗死救治时间窗由4.5小时延长到6~8小时,特别是对于大血管闭塞(颈内动脉、近段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中美两国已将支架取栓纳入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指南。 作为中国卒中学会首批认证的卒中中心,神经内科通过逐步优化脑血管病急救治绿色通道,加强急诊科、检验科及卒中团队之间的密切协作,积极构建以卒中病房为载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绿色通道,积极开展急诊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以及支架取栓术等,得到苏州市、医院医疗、省内外同行和患者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神经内科黄志超)
中国卒中学会推荐简易脑卒中识别方法---中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