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惠民
11月24日,房颤中心总部、中国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公布“中国房颤中心-”第四批次中国房颤中心合格单位名单。根据评审结果,医院位居“第四批次中国房颤中心名单——基层版”行列,为全疆八家获医院之一。这也是继“胸痛中心”“心衰中心”“综合防治卒中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后,又一个“国家级基层中心”落户麦盖提县,进一步增强了医院的区域覆盖、协同救治能力。
房颤(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乃至全球均面临的严峻挑战,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及高致残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给社会、患者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进一步规范房颤诊疗,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的服务水平,年9月18日,医院正式成立了房颤中心,并按照“中国房颤中心”的标准要求开展诊疗、培训、健康教育及各项管理工作,力求为县域广大房颤患者提供准确、规范、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在房颤中心建设过程中,医院最大限度地整合门诊、急诊、心内科、神经内科、放射科、超声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资源,通过开展科室培训、下乡义诊巡讲、患者宣教义诊等形式,不断提升县域内房颤的诊治水平,从房颤的早期筛查、抗凝规范化治疗、节律有效控制、房颤患者综合治疗等方面入手,力争在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顺利通过“中国房颤中心(基层版)”评估,标志着麦盖提县心血管疾病医疗服务迈向了新台阶。下一步,医院将立足新起点,再创新佳绩,进一步促进中心建设和诊疗的规范化,为县域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医院蒋浩冉供稿)
房颤,最大危害是中风
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如果把心脏比作一个房子,心脏壁上布满了房子里的电路,房颤就是最常见的心房电路紊乱现象。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时快,时慢,毫无规律。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难以引起重视。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最常见的是脑栓塞,即人们常说的“中风”。而房颤相关中风的凶险则因其“四高一低”的特点: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治愈率低。这6件事,
房颤患者一定要做好!
No.1
有病及时看
正视自己是个房颤病人,如需要复诊或就医,一定要及时看,切勿拖延。医院就医,可远程医疗的方式来问诊。如果卒中风险评分显示需要进行抗凝治疗,则必须遵医嘱坚持。不要因疫情影响而消极停药。No.2
积极治疗原发病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等都可诱发心律失常。积极治疗原发病能减少房颤的发作。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有“三高”的房颤患者在生活中要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标准范围,同时远离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No.3
运动要适度、规律
规律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改善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维持正常体重,还有助于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降低房颤发作的风险。对于房颤患者来说,运动过多过强或者运动过少都不可取。尤其是中老年人运动更不可过度,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No.4
主动排解内心压力
生活工作压力大使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加重心脏的负担,长此以往,可能增加房颤发作的风险。很多房颤突发在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差、连续加班等压力较大的情况后。No.5
戒烟和限制饮酒
吸烟百害而无一利,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均危害巨大。烟雾中的尼古丁可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给心血管带来伤害。
大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心房颤动和卒中风险。
No.6
摈弃不良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关键,生活中要远离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均衡、熬夜、久坐不动、爱生闷气等坏习惯的影响。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稳定可靠,也有助于房颤发作的减少,中风机会也会下降。编审:潘国平责编:迪力夏提·艾买尔编辑:陈雪梅投稿邮箱:mgtxc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