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不住的物欲让他一次次陷入校园贷。利滚利的结果让他再也难以脱身,父母用退休金帮他还了16万多元,以为他会就此悔悟,却没有想到他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原创
紫牛新闻记者季宇轩
编辑张冰晶陈迪晨
8月20日傍晚,在南京市江宁区交院地铁站边,一名年轻人一脸倦容坐在路边。脚下两打啤酒,满地烟头,不一会儿已醉意渐浓。此刻,对于今年大三的学生小张(化名)来说,心中的绝望无处排解。他想到过从桥上跳下、突然冲到马路中央被车撞死等“解脱”办法,最后还是一一放弃,最后精疲力竭之下拨打了报警电话。
很难想象,年出生,仅有大学三年生活的他,已经通过各种平台贷款总计30多万。靠退休金生活的父母分别两次替他偿还了16万多元。然而,止不住的物欲让他再次瞒着父母贷款,目前又欠了11万多元。21日就是还款最后期限,这一次,他恐怕很难脱身。
视频:记者采访小张
为面子频频换手机,还是大一新生的他申请了网贷
“没办法,我就是属于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人。”8月21日下午,紫牛新闻()记者在南京市江宁公安分局高新园派出所见到了小张。警官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昨天晚上他喝多了,整个上午都在醒酒,这会刚好一点。小张称,现在的校园,教室外墙、厕所门板、宿舍门口到处能看到校园贷的小广告。就是从这些小广告上,小张知道了校园贷。“男生嘛,比较要面子。”小张称,年10月,大一开学后没多久,他给自己置办了一部苹果iphoneG手机,市场价格是元。小张在一款名叫趣分期的手机APP上申请了贷款,额度为元。分24期,购买了手机。小张称,趣分期是手机APP,属于网贷平台,对于每月生活费是元的他来说,每月只还几百元,感觉很轻松。
借钱分期还,这让小张的物欲开始慢慢膨胀。年11月,他通过网贷平台爱学贷,申请额度为元。在网贷平台分期乐申请额度为元。顿时,小张在同学眼里成了大款,多的家庭影院,多的音响,全被小张一一“拿下”。每次新出的手机,小张总是同学们中第一个换的,他用借来的钱买过2部华为mate8,1部华为mate9。朋友聚餐,谈恋爱买单,小张的物欲在借来钱的煽动下越来越膨胀。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感觉到,即便是每月还最低还款,仅凭每月元的生活费也不够了。
父母靠退休金生活,他贷款还不上只能靠父母
资金链即将断裂,小张不得已拆东墙补西墙,又从其他网贷平台继续贷款。到年上半年,小张已从20多个网贷平台上分别贷款总计6万多元。小张告诉紫牛新闻记者,他算了一下,这其中只有2万多供自己吃喝和买东西,剩余的都是利息。走投无路的小张无奈之下只有跟父母坦白。家庭其实并不富裕,父母都靠退休金生活,年6月,小张的父母帮助小张一次性清偿了所有的债务大约6万元。
父母本以为儿子会因为这件事情的教训和校园贷划清界限,然而好景不长。年10月,小张的朋友在老家投资,急需用钱,于是找到了小张。碍于面子,小张又重新入行,从之前的网贷平台借款1万多元。可是,朋友借的钱并没有及时还上。无奈之下,小张又再次从七八家小贷公司借款3万元。
这次的借款和之前那一次完全不同,上一次小张还能勉强还款,而这一次,家人每月只给小张元生活费,想凭生活费还款,根本不可能。小张能做的就是继续借借借,只要是钱就借,借了就没想过要还。更糟糕的是,小张还通过中介公司借了高利贷。“年12月,我借了一笔。”小张称,借款1万,实则到手只有元。还款时间为半年,每月还款4千元,总计还款2万4千元。
年5月,要账公司给其父母发了短信,他们才知道小张又借钱的事情。随后,父母再次帮助小张一次性还完所有的欠款,还款约10万元。
拆东墙补西墙,深陷校园贷旋涡无法自拔
年6月,小张开始大三实习,他被分配到某电子公司。7月20日,小张接到指派,到西藏出差。“难得去一回西藏,总要好好逛逛。”为了给自己西藏之行一个圆满,购置装备是必须的。买装备就要花钱,此时的小张还没有实习工资,每月的零花钱被家里限制得很少。小张心里盘算,等出差回来,单位会报一部分。于是,他再次借款。这一次,他做得更绝,因为之前有多次借款的经历,很多网贷平台已经不给他放款。于是,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