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内科在急诊科、介入导管室、CT室、检验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协助下,神经内科王天鹏主任领导的介入团队完成了我院首例脑动脉取栓术,这一高难度手术的完成填补了我院在脑卒中防治上的一项技术空白,也标志着我院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神经内科主任王天鹏采访
3月28日中午我院急诊室接诊一位“发作性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无力2.5小时”71岁男性患者。神经内科脑卒中值班医师杨国强问诊后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带病人行颅脑CT,未见明显出血征象。头颈部CTA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在CT室内突发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双眼向左侧凝视,考虑急性脑梗死,大血管串联病变不能除外,符合静脉溶栓适应症。在排除静脉溶栓禁忌症后,结合家属意见立即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能,右侧肢体无力无明显改善,考虑大血管闭塞可能性大。如不进一步治疗有危及生命可能,需行脑血管造影、脑动脉取栓术。将患者病情及手术的风险与获益告知家属,并经家属同意手术并签字后。立即安排手术联系介入导管室、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杨国强主治医师、张楠楠主治医师手术中
杨国强主治医师、张楠楠主治医师为患者行脑血管造影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闭塞,远段血管未显影,考虑血管串联病变(近段血管重度狭窄,远段血管闭塞),立即全身麻醉准备取栓支架取栓,中间导管套微导管在导丝引导下行至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处,造影示微导管在远端血管真腔内,用取栓支架取出少许血栓,再次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血管再通,远端血管欠通畅,给予微导管抽吸少许血栓后血流前向明显改善。为预防颈内动脉狭窄处血管再次闭塞,给予颈内动脉起始段支架植入术,术后脑血管造影前向血流通畅(TICI分级2b/3级)。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后神志清楚,右侧肢体无力症状较前好转,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治疗,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头颈部CTA血管成像
取栓支架取出的血栓
脑动脉取栓+颈内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正位)
急性缺血性卒中,也就是脑梗死,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脑血管病的80%左右。尤其是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脑卒中,往往病情凶险,死亡率、致残率高,临床研究显示,在脑梗死发病6小时救治时间窗内,用支架取栓技术或抽吸导管技术开通血管,特别是对于大血管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时间就是生命!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窗”对降低死亡率致残率至关重要,而卒中治疗的“时间窗”非常短。通常要在发病3小时或者4.5小时之内开始,因此病人一旦发生急性脑血管病,医院,医院将竭尽所能缩短中间环节,为病人争取救治时间,尽量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卒中急救地图
医院卒中中心电话
(24小时值班)
图文:神经内科杨国强编辑:侯晓伟审核:李殿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