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善园”健康平台,特聘闫永莉教授主讲“免疫与健康”专题。闫永莉教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并在该院从事内科临床与教学工作近40年,曾担任医院副院长,医学教育研究员。
我国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呈现明显增长趋势,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的发病率亦有上涨趋势。直接威胁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老年人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高大群体,而又该做怎样的预防和治疗呢?
心血管病预防最重要是一级预防,只有重视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加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人群防控,才能使心血管病得到有效控制。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做好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主要措施包括生活方式预防和主要危险因素预防两个方面。
生活方式的预防
针对尚未发生心血管病的人群采取合理饮食和科学运动方面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水平,目的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1、戒烟
研究表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病、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着正关联。
2、减少钠盐摄入量
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鼓励患者实施减盐措施。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
3、限制酒精摄入量
我国每年因长期过量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导致的死亡人数非常多。我国建议每日摄入酒精量男性25g,女性15g。应提醒高血压患者、肝肾功能不良、心房颤动、怀孕或青少年个体不得饮酒。长期过量饮酒或偶尔大量饮酒都会严重影响健康。
4、增加身体活动,控制体重
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心血管病、2型糖尿病和某些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中低强度的运动在控制血压,改善心肺功能方面较高强度运动更有效。每日30分钟,每周至少做3~5次的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重在长期坚持。
5、合理膳食
除应控制膳食摄入总热量和减盐限酒外,还应增加膳食中非精制米面(谷粒表皮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比例,减少膳食中总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获益。
以上所涉及的便是一种慢生活的状态,因为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慢慢变得忘了生活的本质,被压力或者烦恼困住,被多种疾病缠身,因此,更应该提倡慢生活,放松身心,寻找真正生活的真谛。尤其是老年人朋友更应该如此。
享受健康,白癜风医院哪里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