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我校78级校友闫福岭在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撰文,介绍脑梗塞的五大预防方法。
一、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俗称脑血栓形成)
预防用药是ASA方案,即Antiplatelet-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嘧达莫及西洛他唑等;Statins-他汀类药物,通常应用阿托伐他汀、瑞素伐他汀等;Antihypertension-降血压药,国内较为保守,血压高的病人才用,一般有ACEI类、ARB类、β受体阻断剂、CCB类和利尿剂等几种,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二、分水岭脑梗死(脑大血管的严重狭窄或闭塞)
分水岭脑梗死也属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因此同样可以应用ASA方案预防复发,只是宜将血压稳定在正常高值或可稍高于正常值,不可降压太快太低;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由卧位起立或由较低座位起立时宜慢,防止猛然起立血压降低,诱发分水岭脑梗死。
三、心源性栓塞
宜用抗凝剂治疗如口服华法林,但华法林治疗剂量范围窄,因此需要借助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华法林用量,一般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3之间。如果不能经常性监测INR值则不可以应用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因不需要监测INR值,若不计经济成本可以选用。而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的脑梗死应该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四、小动脉闭塞性卒中(俗称腔隙性梗死或腔梗)
高血压是腔隙性梗死的发病基础,所以强调降血压治疗。而积极控制糖尿病,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也非常重要。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抗血小板药物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与脑梗死类型有关,以腔隙性梗死的预防效果最为显著。
五、其他病因所致脑梗死
如果是脑动脉内膜撕裂形成动脉夹层,要尽可能使内膜贴壁,保持脑血流通畅,如支架置入成形术。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