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S刘书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相关无症

??编者按

第十三届心房颤动国际论坛(CAFS)已于年7月9日~1日在美丽滨城大连如期召开。此次会议展现了国内外房颤治疗领域最新进展和前沿理念,学术内容精彩纷呈、课程形式新颖多样。相信为期3天的会议,一定有许多与会专家感觉意犹未尽。医声网小编在此为您奉上本次会议数十位专家的讲课文章,希望持续呈现会议精彩学术内容。

刘书旺

教授,硕士生导师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刘书旺李蕾医院

心房颤动(房颤)发生血栓栓塞的风险比正常人群增加5-7倍,临床上约0%脑卒中由房颤引发[1]。近年来房颤导管消融术日臻成熟,显著提高窦性心律的转复及维持,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已成为房颤重要的有效治疗方案[-6]。房颤导管消融术可以降低脑栓塞发生风险,但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临床症状性脑梗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7-9]发现,房颤导管消融增加了无症状脑梗塞的发生,这使得房颤的导管消融的临床获益面临质疑。本文就相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1定义

房颤导管消融患者术前4小时及术后4小时内行场强1.5T以上的MRI检查,包括弥散加权(diffusion-weighted,DWI)及水抑制反转成像加权序列(withoutfluidattenuatedinverserecoverysequence,FLAIR),来筛查术后新发脑梗死病灶(图1[7])。如MRI显示阳性病灶,而患者无相关临床症状,查体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即定义为房颤导管消融相关的无症状脑梗塞[7]。比较性研究发现,CT检查不易发现微小脑梗塞病灶,且缺血性脑损伤早期DWI敏感性更高,对微小脑梗塞灶的检出率是FLAIR的3倍,因此MRI-DWI是诊断无症状脑梗塞金标准[10]。研究显示无症状性脑梗塞的最佳检查时间窗是消融术后4-7小时,实践通常在术后-7天进行筛查[11]。

图1房颤导管消融术后MRI新发脑梗塞灶上图:术前,下图:术后

图.心脏内超声探及房颤导管消融过程中左房内附壁于电极导管的血栓

流行病学

由于相关临床研究的规模各异,且采用的消融策略、技术参数和选择的检查时间窗不同,消融术后无症状脑梗塞的发生率不尽相同。研究入选的患者数量早在年ZhouL[1]等开始注意到射频导管消融增加血栓栓塞的发生,Medline近10年的相关研究文献荟萃显示,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整体发生率约为0.6%,房颤迷宫术扩展的线性消融和左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时栓塞发生率则高达1.8%-.0%和.8%,即使消融过程中应用静脉肝素或调整温度模式,也不会降低此类栓塞风险。年Ren等[13]在3名房颤患者消融术中采用心腔内超声(intracardiacechocardiography,ICE),检出4例左房血栓(10.3%),而且心房血栓多附着于鞘管和标测电极(见图[13])。年LickfettL[14]等率先应用DWI-MRI检查,研究房颤导管消融患者无症状脑梗塞的发生情况。入选的0例房颤患者均接受盐水灌注导管行肺静脉电隔离,术前、术后分别进行头部DWI-MRI检查,所有患者均无脑梗塞相关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提示名患者出现新发脑梗塞灶(10%)。该研究引起人们广泛







































白殿疯方法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hy/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