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吴老师,昨晚洗澡时突然感觉双臂无力,踉跄了一下。大概过了3个小时,她的症状还是没有缓解,于是去看医生。
医生询问病史后,做了CT检查,发现是急性脑梗塞。经过抢救,吴先生已经逐渐康复。
脑梗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但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医生说:脑梗塞临床上也叫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的血供障碍,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
如果脑梗严重,可能会导致猝死。
在所有中风中,脑梗塞约占80%。一旦发生,最佳治疗时间只有短短的6个小时。因此,有必要对脑梗塞的前兆有更多的了解。一旦出现,尽快就医。
脑梗来了,手脚先知?再三提醒:如果“手脚”有3处异常,大部分脑梗就来了。
1.一只手和一只脚异常麻木。
脑梗塞引起的手脚麻木,常单侧发生。
会出现一手一脚麻木无力,不能正常拿东西,走路容易跑偏,磕磕绊绊。更严重的患者会伴有嘴角歪斜,嘴角流口水。
这些表现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坏死,脑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法控制四肢和肌肉所致。
2.不正常的,不一致的腿的厚度。
健康的情况下,腿的粗细基本一致。
但如果下肢静脉有血栓形成,阻塞的肢体会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而温度升高,皮肤发红,患肢变厚。
静脉血栓是导致脑梗的最大原因之一,要提前警惕。
3.脚背脉搏的异常运动减弱。
当你用手触摸脚背最高处的动脉时,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
而若是脑梗发生后,血液循环不畅,脚上动脉的跳动感也会减弱,若平常左右脉搏跳动的强度明显不一致,建议尽早检查是否有血栓形成了。
不想脑梗“缠身”,最好能少吃这3种食物
第1种、口味太重的食物
现代人的口味普遍都偏重。
但是长期有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可导致大量的盐分进入体内,升高血压,并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最终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易引发脑梗。
第2种、太油腻的食物
比如常吃的烧烤、煎炸食物、浓汤等,都是比较油腻的食物。
常吃这些食物,会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进入体内,升高血液的粘稠度,并损伤血管内皮,加速脂质的聚集,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或血栓,若血管被堵塞,脑梗的发生也就不远了。
积极预防脑梗,平常坚持三习惯
习惯一、补充营养元素
习惯二、减少熬夜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完全不熬夜比较困难,建议减少熬夜次数。
长期熬夜,会使身体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增加肾上腺素等的释放,使心率加速、血压变高,久而久之,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加速脑梗的发生。
一般在11点前进入深度睡眠即可。
习惯三、进行运动
上班族常常保持坐姿,但血液循环速度会因此减慢,导致脂质的沉淀增多,更容易形成血栓,升高突发脑梗的几率。
建议久坐的上班族坚持一项运动,促进新陈代谢,积极预防脑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