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母亲身体还可以,没有什么大毛病。
可是就在前段时间,母亲生病住院了。
○
○
年6月28日下午,母亲突然头晕目眩,四肢酸软无力,左手麻木不听使唤,还伴有呕吐状态。母亲意识到自己情况不对,可能不是普通的头疼感冒,赶紧打电话给弟弟。即刻,医院,很快为母亲做了CT检查(诊断结果为急性脑梗死)。
医生为母亲制定了专门的治疗方案,家人同意了。经过将近2个月的治疗,主治医生告诉我们,母亲整体状况已经稳定了,也查清了引发此次脑梗的主要原因是卵圆孔未闭合,一个月后需要做卵圆孔封堵术,后期引发脑梗的概率会很小。至于母亲肢体的恢复状况,还要进行康复训练。
写下这篇记录,主要为患有脑梗死的病人提供一个参考。因为当时的我就是这样,在母亲患病治疗的这段时间里,不停的翻阅各类资料,询问专家,就是想要掌握病情程度和治疗方向,也是给自己一点信心,给家人一点信心。
希望我母亲的亲身经历能给一些脑梗患者带来一些帮助。我把一些自己的心得总结成几点:
○
○
﹃
给
脑
梗
患
者
及
家
属
的
建
议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定期的体检很重要!基因排查更有效。而且身体出现异常(非常规的、以往未出现过的)医院诊断!
2、脑梗死发病后的6小时内是使用rtPA静脉溶栓(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的最佳时机,尤其在4.5小时内!所以,家人出现症状,医院治疗,一秒都不要耽搁!
3、必须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
4、对于脑梗死患者,后续的康复治疗非常非常必要!
5、由于脑梗死会致残(情绪控制也会受影响)的特性,大多数病人心理会有较大创伤,家人要做好鼓励、支持!
最后给大家普及一下卵圆孔,希望可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一、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是存在于左右心房间隔中部的裂隙,是胎儿存活必需的血液供给通道。出生后随着右心压力的降低,左心房压力高于右心房,卵孔多能在1年后闭合,3岁以上卵圆孔仍未闭合者称为卵圆孔未闭。其实在成年人中卵圆孔未闭是很常见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卵孔未闭的发生率高达20%~25%。
二、卵孔未闭有什么危害?
长期以来,许多医生认为卵圆孔未闭无关紧要,不会有什么危害。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卵圆孔未闭在无分流时对人体没有影响,当出现明显分流时可能会造成以下危害:
1、不明原因的脑栓塞。
2、偏头痛。近年来研究证实,偏头痛病人中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高达48%,而没有偏头痛者则仅有23%。
三、卵孔未闭怎么检查?
卵孔未闭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普通心脏彩超可以发现较大的
卵圆孔,较小的卵圆孔则需要经食道超声检查明确。超声检查除了可以测量卵圆孔的大小外还可以观察气泡能否通过圆孔以及通过的多少,以此来判断有无分流及分流量的大小,从而作为是否需要介入封堵治疗的参考。
四、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吗?
不是所有的卵圆孔未闭都需要治疗。特别是3岁以下的小孩,卵圆孔未闭大多能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闭合,因此家长无需特别担心。即使成人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一般来说直径小于5mm的卵圆孔未闭对身体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也无需治疗。较大的卵圆孔未闭或即使卵圆孔小,但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脑栓塞或偏头痛,经过超声检查明确存在较大量的分流时才需要治疗。
五、卵圆孔介入封堵治疗有损吗?
以前是通过手术缝合的方法治疗卵孔未闭,损伤较大,也很难被病人接受。近年来,经导管介入封堵卵圆孔未闭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成功率高,损伤和痛苦小,已经成为治疗卵圆孔未闭的首选方法。介入封堵是在大腿根部对股静脉进行穿刺,送入一根细而柔软的导管达到心房,通过导管在卵孔处放置一个很薄很软的伞状封堵器将卵圆孔封闭,然后撤出导管,对穿刺部位的伤口按压10分钟左右并包扎。第二天病人就可以下地活动并出院了。
“
此上种种,
是我在母亲住院过程中
总结的一些经验,
仅供参考。
陕西易尔生健康医疗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