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年首月,一篇通篇以论述“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统一”为主题的论文会迅速引爆整个学术圈的舆论,而且荒谬的论述却被冠于一个相当高大上的标题——《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验》,并于年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北大核心期刑《冰川冻土》。更荒谬的是一篇毫无科研价值的“马屁”文竟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万的科研经费,这不能不说是对真正搞科研的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论文的一种侮辱。
那么,这篇神论文的作者是谁?其论文的结构框架和内容是怎样的呢?
这篇发表于年的神论文的作者——徐中民,如今已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形容所研究员、博士师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生态经济学报》副主编,学术论文60多篇,论文的引用率在地理学口连续数年排名第一。另外还出版了《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等3本专著并主持校译了《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当代生态经济译库》等6本译著。
从这些头衔和成就来看,徐中民的学术地位的仕途发展得相当不错,但小徐老师浅陋的学识和理解能力实在无法理解这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是如何将生态经济学研究和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挂钩的?
于是,小徐老师不得不“拜读”一个原文,通观论文本身,作者先阐述生态经济的作用,然后得出人类健康、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生活质量以及财富与资源的分配等都是生态系统健康中的一环,又堂而皇之地引出自然因素的研究和人文因素的研究应高度统一。最终扯到自己在中国科学院20年,强烈感受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而这正是徐中民所认为的“美和道”上来。
接下来徐中民全篇开始旁征博引、锦词丽句,极尽谄媚和溢美之词,洋洋洒洒几万字分条分目地写了导师程国栋的三大成就:“青藏铁路”,“流域科学计划”,“带领流域科学专家组访问都江堰”,称导师程国栋胸怀博大,国之栋梁。
赞美导师程国栋运筹帷幄也好,有才崇高也好,大家还能理解为弟子对老师的崇拜,而论述师娘的优美感,着实让人感到一个科研人员拍马屁拍到这种程度的不齿。
在赞美师娘的优美感时,也分为三小节,分别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导做饭是一种义务”,“见利思义大义”极尽溢美之词,阐述了师娘如何貌美如花、如何安分守己,并称导师和师娘的这种关系是合为天人之际,现代夫妻的楷模。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忘了这篇文章的题目,也忘了作者是如何将生态经济学方面的研究生拉硬套上对导师和师娘的阿谀奉承上去的。
而在看这篇论文之时,我们也非常纳闷,这被徐中民赞出“天际”水平的导师程国栋又是何言神圣呢?
程国栋,冻土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程氏假说”在修建青藏铁路时成功解决了建设冻土路基高温、高含冻量等世界难题。与此同时,也主持完成了“黑河水资源问题与对策”建议,其研究成果为国家加快西部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由程院士这两个成就可见,他的学生徐中民对他的赞美并非没有事实依据,但错就错在这篇论文以极尽谄媚的语言,毫无学术价值的内容是如何登上这则中国科技核心百强期刊的,而且期刊一项专注于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以及全球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科技含量极高,且在国际也享有盛名。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程国栋,这位被弟子极尽所能高赞的导师正是该期刑的主编。
如今,程国栋称自己年已退居二线,对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