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快评丨赞美师娘也能登上核心期刊,

刘军连医生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01/9392368.html

一篇蓄谋已久的“马屁奇文”,一场视而不见的“期刊审核”,在学术界还有多少犹如徐中民和程国栋这样的师生,让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能称之为“论文”的东西傍上了国内核心学术期刊的“大腿”?这个问题随着《冰川冻土》七年前一篇“马屁”论文曝光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值得学术界、教育界每个人深思。

徐中民这篇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已被网友“深扒”,简要概括来说,就是把论文结尾简单的“鸣谢”当论文核心来写,用论文全篇来阐释“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种连普通大众都能看出“不属于学术论文”的作品,在作者心中却是不折不扣的科学论述,还能在国家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并且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在太让人“难以容忍”。

就在网友集体感叹“学术之瓜”如精彩之时,现任中科院博士生导师、论文作者徐中民却回复媒体,坚称自己的“文章有很深层的含义”。如果徐中民的回复是真实想法,而非嘴硬,那只能说,国内学术精神的崩坏已到了只能“自娱自乐”的地步。

如果这篇作品没有刊登在学术期刊上,哪怕只是一封作者写给导师的赞美信、一篇在抒情杂志刊登的情感文章,都不会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反感。可惜,这些如果都不存在。当它成为一项学术成果,披上科研目的的外衣,它就不再是单纯的情感抒发,而是牵涉到名、职、钱、权一系列利益的载体。即便不讲学术神圣性,对于这样一篇牵涉到评优、评奖、评选国家基金项目的的作品,难道不该认真审核、慎之又慎?现如今,它堂而皇之刊登在《冰川冻土》上,可见,是谁在帮忙、谁在推波助澜。

据媒体挖掘,徐中民曾多次刊发过类似风格的文章,并且都涉及国家各类项目基金,其学生也纷纷效仿导师的做法,发表类似的“学术论文”。徐中民等此番操作俨然将学术成果、论文发表变成学术投机分子可随意操控的玩物。

学术论文的专业性、神圣性在接连爆出的抄袭、造假事件中一次次败落,很多人对此见怪不怪,但这次“奇文”事件,还是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很多人甚至说,现在回想起韩春雨、翟天临当初的造假、假人设,与徐中民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更可怕的是,在专业性如此之强的学术领域,也很少会引起普通大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hf/405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