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WI阴性脑梗塞,临床治疗策略是什么

DWI阴性脑梗塞:突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h--脑磁共振DWI阴性--排除脑出血。

DWI阴性的可能原因是:①行MRI检查时病变区脑血流量下降到低于维持神经功能但高于自由水弥散抑制的临界域值;

②MRI检查时可能病变脑组织已恢复再灌注,此时自由水可自由弥散,但未能阻止最终发展为脑梗死;

③可能病灶太小;

④发病后最初数小时病灶区信噪比太低;

⑤也可能是磁敏感伪迹使脑干变形使图像模糊影响了诊断。

李烨琴报道DWI早期假阴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脑组织缺血的时间及程度:脑组织短时间及轻度缺血不足以引起细胞毒性水肿,未达到DWI弥散受限阈值,但此时可出现神经缺损症状;

②梗死后的再灌注:脑梗死的超早期,由于梗阻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代偿,梗死后组织的再灌注可使DWI弥散受限信号短时间恢复正常;

③梗死的部位及面积:有研究者认为腔隙性及后循环脑梗死早期DWI可表现为阴性

④严重脑白质缺血及缺血预处理:由于大脑白质长期的亚临床缺血状态,使脑组织经历了长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增强了其对缺血的耐受性,从而阻止了细胞毒性水肿的发生,导致早期DWI出现阴性表现。Kitis等指出,如果DWI作为单独序列诊断急性期脑梗死,会有20%病例被漏诊,发生于延髓区域的漏诊病例所占比例最高。

究其原因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

(1)核磁共振(MR)检查时患者处于短暂性缺血发作状态,脑组织已恢复灌注,但未能阻止发展成为梗死;

(2)行MR检查时病变区脑血流量下降到低于维持神经功能,但高于自由水弥散抑制的临界域值;

(3)DWI假阴性也许归因于早期血管再通造成了弥散受限的逆转;

(4)病灶较小,在颅底以及鼻窦腔内的空气造成的磁敏感伪影和躁动不能配合造成的运动伪影,脑干周围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和信噪比

[5],影响脑梗死的发现,出现假阴性。

建议,临床上出现首次DWI扫描未发现病灶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可复查DWI薄层扫描。在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后,如仍未发现病灶,亦不能否定急性脑梗死诊断而延误治疗。

临床诊断思路及困惑:DWI扫描未发现病灶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TIA还是脑梗塞?-----MRI扫描(DWI阴性)------薄层DWI成像(磁共振往往有间隔扫描,容易漏掉)是否有必要?-----个人认为关键临床症状对脑梗塞及TIA把握度(应及时溶栓)-------TIA和脑梗死是缺血性脑损伤这一动态过程的不同阶段。建议在急诊时,对症状持续≥30分钟者,应按急性缺血性卒中流程开始紧急溶栓评估,在4.5小时内症状仍不恢复者应考虑溶栓治疗。

(以下内容来源网络)

DWI成像原理

DWI对脑组织缺血很敏感,缺血数分钟后即可出现需能Na-K泵功能失调,从而导致钠水潴留,细胞肿胀,细胞外水含量减少,弥散信号受限,出现DWI病灶。

DWI阳性的TIA

Winbeck等对60例TIA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DWI检查,发现有18例(30.0%)TIA患者的DWI有异常高信号,且与同时间段内进行DWI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比,发现TIA患者的DWI病灶体积、信号强度明显低于脑梗死患者。

Brazzelli等一项纳入例TIA患者的meta分析中显示:有例(34.3%)患者的DWI信号异常。其中,大样本(n>)研究与小样本(n<50)相比具有较低的DWI阳性率,分别为29.0%和40.1%。

分析研究发现DWI病灶阳性的患者与病灶阴性患者相比卒中风险增加。

樊宇等对57例TIA患者发病24小时内行DWI检查,根据DWI结果将其分为DWI阳性组(26例)和DWI阴性组(31例)。7天后对24例(有2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复查而退出研究)DWI阳性患者进行复查磁共振,发现其中有10例患者病灶消失,14例病灶持续存在。

DWI高信号只是代表脑组织缺血区细胞内外水分子的重新分布,不能确定最终是否发展为脑梗死。DWI成像原理和TIA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这都提示DWI病灶具有可逆性。

DWI阴性的CI

Wardlaw等研究纳入名非致残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后四天内均进行了DWI检查,结果有76名(28%)患者DWI未显示病灶。而后期随访中,76名卒中患者中有11名出现卒中复发或TIA发作,25名出现认知功能受损。上述结果与DWI结果阳性组并无显著差别。

研究发现,DWI对脑组织缺血很敏感,当脑血流量小于20~25mL/g/min即可出现DWI病灶,但可能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对脑组织缺血更敏感,当脑血流量小于30mL/g/min即可能出现临床症状。因此,当脑血流量在两者之间时,就出现了所谓的DWI阴性的脑梗死。

此外,脑干及腔隙性梗死中,微小病灶易被磁共振切面错过,也易被读片医生遗漏,同时脑干尚存在颅骨伪影影响。而且,研究发现,DWI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假阴性的现象,其在后循环及腔隙性卒中时发生率更高。

总结

1.尽管在许多病例中,辅助检查有着决定性意义,但在辅助检查结果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显示的事实不相符时,辅助检查结果应退居次要地位。作为临床医生,我们需要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合起来,以确保诊断的合理性。

2.DWI阴性脑梗塞约占整个缺血性脑卒中的6、8%。

3.后循环及脑卒中更为常见,尤以眩晕起病的脑卒中。

4.预后较好,溶栓不增加出血风险。

欢迎批评指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hf/34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