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术后脑水肿的发生是困扰神经外临床的常见问题。近几年,随着神经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及研究的深入,对脑肿瘤术后脑水肿发病机制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研究表明脑组织含水量与血浆内皮素(ET)呈正相关,表明ET参与了脑水肿的形成过程。本研究探讨臭氧这种新型治疗方法,对脑肿瘤术后脑水肿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的影响,以了解臭氧自体血回输技术这种新型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为脑水肿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脑肿瘤的发病率在近几年呈上升趋势,除了肿瘤的不断生长及侵袭带来的神经功能损伤,其伴发的瘤周水肿不但引起并加重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的损害,同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死率和病死率也显著增高。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颅内肿瘤的最常见,并且确实、有效的方法。然而术后,常因瘤区脑组织结构压迫接触而灌注损伤,往往会加剧血管源性脑水肿。同时,术中牵拉周围组织所造成的损伤及血脑屏障进一步破坏,加重了脑细胞破坏,引起细胞毒性脑水肿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及缺损有关。
脑肿瘤术后脑水肿就其原因考虑为肿瘤长期压迫导致局部脑组织受压,进而阻碍颅内静脉回流,导致静脉压力增高,而发生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相应增高;区域内血供不足,,脑细胞出现代谢障碍,进而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脑组织缺氧又进一步迫使颅内小血管剧烈扩张,增加血流量。此时,组织液被动增多,毛细血管内压增高,加重脑水肿。同时。ATP生产减少,细胞Na-K泵功能减弱,脑组织细胞内水钠潴留。脑水肿诱发颅内高压,高压又进一步压迫颅内动静脉血管,加重脑缺氧、缺血,形成恶性循环。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臭氧作为强氧化剂,循环进入人体内,在与血液充分混合后,瞬间升高ATP含量,与细胞膜上的ATP依赖性钠钾离子通道相结合,恢复细胞活性及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达到治疗的目的。臭氧通过提高血红蛋白载氧量,细胞氧量充足,进而改善脑组织缺血状态。同时,细胞代谢水平提高,进一步增强血液循环,脑组织供氧丰富,恢复损伤。其基本作用具有两面性:既能促进氧化反应,又能刺激细胞抗氧化酶的产生,清除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形成的自由基,从而抑制氧化应激,这是三氧作为生物化治疗的基础。臭氧自体血回输技术不同于传统药物治疗,其临床应用范围更广泛。在神经系统发面,臭氧治疗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恢复神经元中脑源性营养因子水平,并可迅速消除因血流再灌注造成的脑组织局部供氧不足而引起的水肿。Bocci等人探讨臭氧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氧分压,提高能量来源,改善缺血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新生的血管和组织,提高抗氧化酶和血加氧化酶的表达等。
目前有临床试验文献证实臭氧对于颅脑损伤后脑水肿的治疗疗效是确切和显著的。其基本生物化学机理为臭氧作为强氧化剂,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机体,提高氧分压及氧饱和度,改善缺血组织供氧、供血。臭氧同时清除大量氧自由基,恢复内皮素一氧化氮平衡,缓解强烈收缩的血管,减少内皮素的大量释放,进而恢复钙离子通道。此外,血氧的恢复则有利于提高ATP含量,恢复钠钾泵离子功能;同时,臭氧能提高缺血组织氧供,提高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改善微循环,避免小血栓形成。这些臭氧疗法的功效恰好作用于术后脑水肿的靶点上。
案
例
分
享
案例一
张XX,男,56岁,病案号:
因左丘脑胶纸瘤于年7月12日入院,7月14行手术切除肿瘤。7月16日行三氧治疗,每日两次,21体复查CT,水肿明显好转,中线结构无移位。病情明显好转,甘露醇用量每日两次。
案例二
宋XX,男,51岁,病案号:.因头痛5天,诊断后运动区胶纸瘤于7月19日入院,7月22日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拒绝三氧治疗,7月26日病人因脑水肿昏迷,经治疗后清醒,要求行三氧治疗,每日一次。8月3日复查CT,水肿明显好转,中线结构无移位。病情明显好转。
三氧治疗7次后CT成像
案例三
周XX,女,45岁,病案号:.因右岩斜区脑膜瘤于3月25日即行经乙状窦后入路切除肿瘤,术后3天出现右小脑水肿,3月28日行三氧治疗,每日一次,4月3日复查CT,水肿明显好转,第四脑室出现。4月10日CT恢复正常。
术后1天
三氧治疗12天
案例四
张XX,患者,女,56岁,住院号:。因蛛网膜下腔出血于年4月11日急诊入院。并开颅夹闭动脉瘤。术后1周发生左大脑前动脉闭塞,行去骨瓣减压手术、术后应用三氧辅助治疗。治疗5天后,梗塞好转。
案例五
郭XX,男,38岁,病案号:.因头痛1天,昏迷,双侧瞳孔散大,诊断左额颞出血、脑疝(V级)于7月23日急诊入院,即行开颅探查、清除血肿夹闭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手术,术后4天发生脑梗塞,7月27日开颅去股瓣减压后行三氧治疗,每日以一次。8月5日复查CT,水肿明显好转,中线结构无移位。病情痊愈出院。
三氧治疗的左右优势
三氧能够刺激红细胞葡萄糖代谢,促进2,3二磷酸甘油酯的形成,诱导氧和血红蛋白氧气的释放,使氧气解离曲线右移,提高局部组织特别是缺血组织氧供,通过和红细胞膜脂质体的相互作用,臭氧能够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提高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改善微循环。臭氧能改变血液中血小板的聚合方式,活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够在血流迟缓区域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微血栓溶解,改变血流流变学。它能够减少血管痉挛的发生,增加静息血管的开放,改善了缺血组织内的微循环。
颅脑手术后脑水肿是一种典型的血管源性脑水肿,主要表现为脑血管通透性增加,脑白质内积存水分过多。在动物试验中,通过脑组织伊文氏蓝含量测定与病理学检查已经证实这一点。过程复杂,细胞损伤高度肿胀,血管通透性障碍。导致损伤级联反应,谷氨基酸盐释放进入红细胞外间隙,脑组织细胞内钙的浓度显著增高,红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变形能力下降,导致微血管收缩、痉挛,脑微循环灌注障碍,而这些正是三氧能够作用的靶点,我们大量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三氧治疗是有效果的。
三氧——关爱您的身体健康!
中德三氧医学中心
Tel:184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