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过的是半封闭的日常生活,在也算是忙碌的工作之余,会上网浏览一些风光名胜图片,自我满足谓之“网上旅游”,也确有美景映入眼帘,以饱眼福。
今次周末,手边有一期年初出版的生活类期刊,闲来翻阅,即被一片长篇旅游纪实吸引,从中午到下午,没有释手,晚上夜间接着阅读,结结实实来了一次“纸上旅游”。
这篇游记题为《到北极去》,看题目就有动感,读起来更是随着作者脚步不停地一路穿行,目不暇给,竟神游了一个万里之外的神奇之处。
这篇游记没有作者简介,从文中猜测其身份应该是一位媒体记者或特约记者或专栏作者,但没有疑问的肯定是一位“背包客”。
游记写得十分有趣,很是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直白而简洁,朴实又风趣,说是写游记,也是在讲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具体而生动,字里行间,让“纸上旅游”者如身临其境,颇有感触。
读了这篇游记,方才知道过去对北极的了解不仅很少,而且听了并信了一些误传,还了解到在天寒地冻的冰雪世界,也有独特的文化历史遗迹可循,还可学到一些人类学和考古学知识,真是“不虚此行”!
更有感触的一点是,地旷人稀的北极,有那么多极为静谧的地方,或者说跟着游记作者去了很多都是一个人独处的地方,如同作者所描述的那样,安静得听到的只是自己的心跳,觉得自己似乎被整个世界所抛弃,又仿佛自己拥有了整个世界!
作者写得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就是冰川和冰山,实际上,到北极去,最值得看的风景就是冰川和冰山。
作者这样写冰川:“它是一种很雄性的东西,它坚硬、固执,外表冰冷,内心会不定期崩溃一次,每次崩溃都极尽夸张之能事,轰隆一声碎成数块掉入海中,变成一座座冰山,此后它便再度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冰山漂向远方,消失在地平线上”。
感谢作者,一个中国人,不远万里,去到北极,写游记,给无数人当导游。感谢这本过期杂志,因为,对许多许多的人来说,这一生一世都没有可能去那么远的地方,如笔者这样只能在“网上旅游”或“纸上旅游”,可是,这何尝不是一种旅游方式呢?今天今夜,读了这篇《到北极去》,没有资金花费,没有旅途颠簸,也游历了半个世界,知足。
作为一个文化学者,再赘言几句写作上的感触。这篇游记值得赞誉的还有其文风,显著的特色是文笔优美,美在朴实无华,既朴素又实在,没有虚浮辞藻,也没有过度夸张,还没有自我炫耀。
想来作者也是安静的人,是一个经常独来独去的“背包客”,习惯于独行、独处,并能够独立思考,所以能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文章。这是一种功力,还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学养,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