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俗称“中风”,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脑卒中一旦发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害。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经济负担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缺血性卒中
缺血性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
静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手段,是恢复血流的措施之一。早期迅速识别脑卒中患者是关键,由于公众缺少卒中识别的相关知识,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溶栓的时机。
脑卒中的院前识别
早期迅速识别脑卒中患者是关键。若患者突然出现以下任一症状时应考虑脑卒中的可能,则需要立即拨打“”前往具有医院就诊。
(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
(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
(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
(4)双眼向一侧凝视;
(5)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
(6)眩晕伴呕吐;
(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
(8)意识障碍或抽搐。
:00
以上这些症状轻者往往会被患者本人和家属忽略,认为只是暂时的、过一会就好,结果延误治疗造成瘫痪甚至昏迷等永久性的伤害。
溶栓治疗
缺血性卒中溶栓时间窗为发病后6小时内,越早越好。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UK)。
取栓治疗
如果遇到大血管堵塞,仅靠溶栓治疗血管再通几率偏低,这时就需要取栓手术治疗-急诊脑动脉闭塞血栓取出术。最近一周我科成功救治3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采取溶栓+取栓治疗,预后均较好。其中1例为87岁女性病,“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于年9月1日17:42到院,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先行头颅CT未见脑出血,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诊断为急性脑栓塞(NIHSS评分14分),发病时间小于4.5小时,18:07立即给予阿替普酶药物静脉溶栓,同时行头颅磁共振示右侧大脑半球超急性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会诊后判断,病人为颅内大血管闭塞,必须立即手术开通血管。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明显好转。
温馨提示:
患者术后应严格遵医嘱服药、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进行康复训练,将急性脑梗死的损害降到最低。
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