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什么是房颤?
房颤就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患者丧失了正常的窦性心律,被心房内紊乱的节律替代,每分钟-次。紊乱的心房节律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大汗,多尿,诱发心绞痛发作等可恢复的症状,也会导致脑栓塞,心力衰竭、猝死等不可逆的心脏损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No.2我国房颤的发病率怎么样?
我国整体房颤的发病率约0.7%,目前14亿人口,预估房颤病人有万之多,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患病率急剧升高,75岁以上的人群甚至达到10%。
正常的心房从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心室有规律的传导激动,而房颤时心房活动无规律,右心房和左心房颤动,无法正常收缩,使得心房中的血液容易滞留形成血栓,也使得心房和心室不能协调工作心功能受到影响。
No.3房颤有哪些症状?
房颤同很多心内科其他疾病一样,号称“无声杀手”,许多患者初次发现是由于心衰或者脑卒中。
但实际上房颤患者心跳增快而且不整齐,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痛、胸闷;疲劳、运动能力下降或者头晕、晕厥等。有些人耐受力强,房颤时没有不适的感觉,也正因如此,房颤会被很多患者忽视,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对于有不适症状,来不及做心电图的患者,数数自己的手腕脉搏,如不规律,房颤的可能大。
No.4房颤有哪些危害?
房颤有两个主要的危害:引起脑卒中和心力衰竭。
房颤容易导致脑卒中:房颤时滞留的血液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到达脑部,阻塞脑部的血管,造成缺血性卒中。与正常人相比,房颤患者卒中风险和痴呆风险都大大增加。
房颤加重心衰:心衰患者心房负担重诱发房颤,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合并心衰的房颤患者,再住院率和远期死亡率明显增加。
No.5如何治疗?
1.药物治疗包括以下方面:
1)首先需要根据患者血栓风险进行评分,进行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预防血栓栓塞等严重脑血管和周围血管并发症。
2)根据患者相关症状采取控制心室率和转复窦性治疗。主要包括倍阻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洋地黄控制心室率;胺碘酮、决奈达隆、心律平等转复心律并维持窦性心律治疗。
2.电复律转复
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预激合并心房颤动有蜕变成室颤等风险可以紧急电复律。
3.导管射频或冷冻消融治疗
消融治疗房颤相对药物治疗疗效更加确切,维持窦性心律比例好,维持时间更长久,作为指南推荐的I类和II类推荐治疗方案,正在积极推广。
4.左心耳封堵治疗
左心耳封堵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栓塞风险,可以避免患者长期抗凝可能面临的出血风险,是非常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对于那些不愿意长期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不能耐受抗凝药物治疗的,高出血风险的患者非常适用。做到一劳永逸避免抗凝带来的烦恼!
No.6房颤如何预防?
房颤的发病机制不明,目前认为引起房颤的因素主要包括:
1.甲状腺功能亢进
2.风湿性心脏病
3.高血压
4.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5.缺血性心脏病
6.呼吸睡眠暂停
7.心肌病
8.肥胖
9.年龄
10.吸烟
11.喝酒
有明确病因的患者,需要避免诱发因素,减轻心房负担。对于没有上述因素的患者,保持心情愉悦,中等强度的运动这样保持健康运动的方式,有助于预防房颤,减少术后房颤的复发。
来源胡喜田大夫心健康编辑
妍妍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妍妍
梅斯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