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些病因发病原理,你需要掌握

每一种疾病都会有其发生的原因,我们的先人经过漫长的探索与尝试,对病因的认识已经相对成熟。《内经》首次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素问?调经论》曰:“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金匮要略》指出,疾病发生有三个途径。陈无择提出了“三因学说”。最近我们已经讲解了六淫的含义、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六淫病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七情内伤的基本概念及致病特点,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劳逸损伤的致病特点及病理表现(大家可在历史消息中查看),今天我们要补充一下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以及发病原理的考点。痰饮、瘀血、结石的概念、形成原因及致病特点1痰饮

(1)痰饮的基本概念: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分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

(2)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三焦水液代谢,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有关。

(3)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水液代谢,易于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2瘀血

(1)瘀血的基本概念: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2)瘀血的形成:一是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致血行不畅。二是内外伤、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致血离经脉。

(3)瘀血的致病特点:易于阻滞气机,影响血脉运行,影响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证繁多。

3结石

(1)结石的基本概念:凡体内温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

(2)结石的形成: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药物服用不当,体质差异,久病损伤。

(3)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六腑;病程较长,症状不定;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严重者发生绞痛。

疠气病邪的含义及致病特点1疠气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2致病特点

(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2)传染性强,易于流行。(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发病原理邪正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内外环境与发病

(1)外环境与发病: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等。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若这种“天人相应”的关系被破坏,则会出现病理反应。(2)内环境与发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若情志不舒,则致气机逆乱,气血不调,脏腑机能失常而发病。所以,调摄精神可以使内环境协调平衡,从而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读书五分钟,赢万元大奖!单击阅读原文,围观”中医好声音“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zz/3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