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神外前沿”可以订阅
神外前沿讯,由北京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分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第一届天坛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研讨会于年3月25日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此前一天举行了培训,详见[会议简报]第一届天坛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研讨会召开聚焦复合手术室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同时举行的还有医院“复杂性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课题启动会,该课题负责人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硕教授。
医院王硕教授主持了会议,医院、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致辞,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
医院王硕教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李刚教授、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健民教授、福建医院副院长康徳智教授、医院张鸿祺教授、医院朱巍教授、医院杨新宇教授、医院蒋宇钢教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屈延教授、医院张东教授等国内知名脑血管外科专家,分布就是复合手术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经验分享和精彩的学术报告。
基本的共识是复合手术室能够将脑血管的手术和介入技术“二合一”,并发挥1+1大于2的作用,适用于靠单一手段难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同时能够获得较好的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病人“反复治疗”的次数。
但也有专家指出,该项技术除了对设备和团队要求较高以外,还“耗时耗力”,应该对适应症慎重选择,以免浪费医疗资源。
同时,大家认为神经外科医生要借复合手术技术,掌握介入等技术,成为复合型的人才。甚至有专家认为,如果神外医生不能掌握和开展介入技术,就会重蹈当年心外科医生失去心脏介入这个重要治疗领域的覆辙。
据公开资料显示,“复杂性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其总体目标是: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
据公开资料显示,“复杂性脑血管疾病复合手术新模式治疗技术研究”的研究内容:建立开颅手术与血管内介入一站式复合(杂交)手术治疗模式。围绕复杂性脑血管病,包括巨大动脉瘤(大于2.5cm)、海绵窦区动脉瘤和巨大动静脉畸形(大于6cm)等;危险因素相悖的缺血性血管疾病(冠状动脉和/或脑梗死)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共存患者(上述复杂性脑血管病,无论手术或介入治疗都无法单独完成),研究建立集开颅手术和介入技术优势、复合一站式新手术模式,攻克若干复杂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世界性难题。
考核指标是在国内示范建立5个复合(杂交)神经外科手术中心,完成例复杂性脑血管病手术,死亡率低于1%,手术合并症低于10%,确定复合(杂交)手术治疗复杂巨大动脉瘤、海绵窦区动脉瘤和巨大动静脉畸形适应证,建立介入和开颅手术一期完成治疗复杂脑血管病新外科技术,评估复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获益和风险,建立操作规范,为国际复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脑血管病指南提供证据。
相关报道
[图文直播]医院赵继宗院士:复合手术室拓展了神外治疗范围神外医生要有紧迫感手术和介入都要会做
[会议简报]第一届天坛脑血管病复合手术治疗研讨会召开聚焦复合手术室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医生联系我们请注册会员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资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