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年,中国人不仅实现了吃饱穿暖的梦想,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成为了世界的消费者之一。由于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反而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几率越来越高。在这几十年里,脑卒中(俗称:中风)已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教您快速识别几个中风征兆!
在中风之后,不仅会出现由部分器官直接罢工的这种情况,还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走路以及说话问题。情况比较严重的中风患者,在平时不能够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手脚不能动,只能瘫痪在床和一般的植物,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你在这几十年里,我国的肥胖症患者在不断的增加,大部分的人在平时吃的东西都是一些非常有营养的食物,但是又缺乏锻炼,很少有过专门的运动,体内的油脂一旦增多的话,不仅可能会导致中风,还有可能会患上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导致出现血脂偏高,血糖偏高的情况。
中国人正在完成角色的转换过程当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不是一味的认为东西吃得越好,就是身体越健康,反而觉得应该要健康的饮食,这是非常好的。
如何预防脑卒中呢?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
2.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如果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如一次性黑朦,肢体麻木,头痛,耳鸣,面部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就是高度危险信号,这类患者最终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较正常人高5—8倍,应该及时去找神经科医生,作系统的检查及积极治疗,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
有研究辨明,年龄(50岁)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牙周病等,都是导致脑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血压增高会使得脑血管破裂的风险增加,高血糖和高血脂会造成血流缓慢、动脉血管弹性下降、粥样硬化形成,为脑部组织工学和血管网在“三高”侵袭下,会逐渐丧失活力,变得脆弱、狭窄。
脑卒中的防治,离不开饮食和营养。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三高”对脑卒中的诱发。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1/3患者的血压降低。一个人一天所需要的钠盐不过是1克左右,只相当于花生米大少。多吃盐会造成身体对其他几种电解质如:钾、镁、钙的需要增加。高钾饮食能促进身体钠的排泄,而镁元素有降胆固醇,扩张血管的作用,充足的钙摄入可以避免因缺钙造成的骨钙溶出和钙在软组织、血管壁的异常沉积。保持饮食中钠、钾、镁、钙等无机元素的平衡,摄入低盐、高钾、高钙和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对于“三高”的治疗、脑卒中的预防无疑是必要的。但要适度进行,避免矫枉过正,对老年人尤其如此。
有许多热衷保健的老年朋友认为动物脂肪有害无益,因而很少吃动物肉,动物内脏和蛋黄。也因为胆固醇含量高而遭排斥。然而动物蛋白质相比植物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蛋氨酸、赖氨酸、脯氨酸、脯氨酸和牛黄酸,是营养界公认的优质蛋白质,长期拒食可能会造成氨基酸摄入不足,血管脆性增加和弹性下降。不可否认,动物肝脏和蛋黄中胆固醇的含量确实很高,对于血脂异常的人来说,的确不适合随意进食,但同时在常见食物中它们的营养价值排名靠前,如蛋黄中含磷脂,而肝脏富含维生素ADB族和微量元素铁、锌、硒、铜等,完全放弃实在可惜,而善加利用则有助于营养均衡。有许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脑出血的发生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相关,却并非营养过剩,可见一味吃素并无益于减少脑卒中发生的危险。
脑卒中注意事项一旦发生卒中征兆,要迅速恢复冷静,拨打。牢记“时间就是生命”,千万不要有“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的想法,后者只会耽误诊治,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切忌仰卧位,头应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忌自行服药,没有确诊前随意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由神经科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吃药、随访。
(本文来源:健康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