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王大伯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左侧的手脚动弹不得了。
一家人都慌了,平时身体好好的,这是怎么了啊?赶紧把他送到浙江大学医院。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何旭东赶到急诊室。仔细查看后初步判断,大伯是得了脑中风。
“父亲一没有高血压、糖尿病,二也很少抽烟喝酒,怎么会得脑中风呢?”大伯的子女感到难以理解。
这时,何医师 感染性心内膜炎:
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发病率较低,仅为千分之一,然而1年死亡率近30%,令人谈之色变。
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锁骨以上皮肤、口腔黏膜出血,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
拔牙怎么会引发如此大的危害?
何医师解释说,口腔是一种污染的手术环境,而且拔除的患牙旁边往往有慢性感染,拔牙可能会让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一过性菌血症,发生率高达50-80%。
如何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要尤为当心,进行有风险的牙科操作,包括任何损伤牙龈组织、牙周区域或者口腔黏膜的操作时(包括拔牙),需要进行预防感染治疗。
▼没有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阿莫西林;
▼存在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可以选择克林霉素;(药物通常在操作前30-60分钟给予)
▼糖尿病患者也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普通人限制抗生素的使用,更强调个人口腔和皮肤的卫生;
▼常规的麻醉注射(除非接触感染区域)、牙齿X线片、乳牙脱落、调整、放置或移除矫正器,则不需要预防用药。
哪些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高危人群?1.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2.既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
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还有什么容易诱发感染性心内膜炎?任何侵入性操作发生感染时都容易诱发。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人体纹身特别是舌头穿刺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案例不断增加。
来源:医院
作者:神经内科徐佳慧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出处
拔牙也要注意细菌感染哦!
底部请随手点赞哟↓↓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