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冰层融化,古老病毒即将苏醒,地

这段时间,我们的注意力一直被疫情牵引。那些不断变换的数字一直牵动着我们的神经。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此时的南极和北极正发生着悄悄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却在释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地球发烧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岌岌可危。你有没有憧憬过到南极观光,把自己裹得像企鹅一样厚重。但现在,你可以轻装前往,因为最近外媒传来了大消息,南极这个曾经全球最冷的地方,上个月的温度竟然超过了20℃要知道,南极拥有“世界冷极”、“世界风极”和“世界旱极”等一系列的极端称号,最低温度为-89.2℃,年平均气温为-50℃。而此时此刻,它的温度竟然达到了惊人的20.75摄氏度。20多度的气温对人类来说,也许是最适宜的气温。可是对南极来说,却是最为致命的打击,气温上升带来的自然就是大面积的冰川融化。据悉,五年以来南极有1.5万亿吨冰融化。无独有偶,同样的坏消息也发生在了北极。根据NASA日前发布的消息,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约万个甲烷点。因为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冻土层中的甲烷释放量将会增加。甲烷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由甲烷造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8-36倍。这就像是一个恶性循环,全球变暖导致甲烷释放,甲烷释放又会加速全球变暖。早在年10月的时候,俄罗斯的专家也发现了北极观测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甲烷排放。不管是南极还是北极,这样的变化实在让人揪心。冰川消融与海平面上升,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部分城市和国家,即将被淹没、消失;对于两极动物来说,意味着一次灭顶之灾的到来。从前,在南极的企鹅单纯无忧的生活,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快乐。而现在的企鹅,浑身上下都透着绝望!由于气温升高,冰面融化,降雪转为降雨。小企鹅沾到地表的泥泞,绒毛结块,无法保暖,暴露出内里的皮肤。绝望的它们,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为了生存,企鹅军团不得不派出了“拓荒英雄”,那是一只只独自行走在南极冰原上的企鹅,朝着远方和未知出发,只为了给族群寻找新的栖息地。胜利到达终点,便是拯救全族的英雄,但更大的可能是在半途中就遭遇不幸死去。对它们来说,这是一条希望之路,更是一条必死之路!南极的企鹅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北极的北极熊也岌岌可危。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40年里,由于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北极圈夏季海冰面积减少近一半。研究北极气象的专家预测,年前的某个夏天,北冰洋上的冰层可能完全消失。这样的变化,对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熊来说,就是一场生死浩劫。随着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北极熊没有了浮冰,就无法捕猎海豹,失去了食物来源。在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镜头下,一只骨瘦嶙峋的北极熊走路摇摇晃晃。它不知道该往哪走,也不知道该往哪去,眼下的情景让它无比绝望。终于,它看到了一个垃圾桶,于是,便在垃圾桶里寻找食物。即使,它这次找到了人们剩下的食物,可是以后呢……而且陆地的温度根本无法让它存活,等待它的最终也是死路一条。除了企鹅和北极熊之外,其他生活在极地的动物们也难逃厄运。冰川不断融化也意味着,海象们一直以来用以栖息的居所正在不断消失。于是,越来越多的海象被迫离开家园,爬到了俄罗斯的海岸上。它们密密麻麻地聚在一起,生活空间被大大压缩。为了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海象也只能往更高的地方爬。可是海象没有腿,只有短短的鳍。所以这段路程,危险重重。好不容易爬上了悬崖,可是这里又没有食物和水,为了找吃的,它们习惯性地纵身一跃,跳进大海里。可是,这里是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悬崖下的海滩上,留下了一批又一批海象的尸体……在北太平洋和阿拉斯加海湾的交接处,因为气候变暖导致许多有毒藻类物质疯狂生长,那片区域的食物链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在附近一天之内就有18只海豹死亡,一个月就有60只已知的海豹死亡。看到这里,有的人或许还在冷眼旁观动物界的灾难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几条消息吧年,中、美两国的研究人员来到青藏高原,共同研究冰川中的生物组成。历时5年,年1月7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在bioRxiv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Glaciericearchivesfifteen-thousand-year-oldviruses》的论文。论文指出,他们在青藏高原冰核样本中发现了古老病毒存在的证据,其中28种是新病毒。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人们的注意。有科学家指出,气候暖化造成的冰川融化,将可能导致沉寂已久的病毒被释放。美国鲍林格林州立大学教授ScottO.Rogers在著作《解冻微生物:在一个更温暖的世界中出现的基因组》说,“包裹在冰中的危险是真实的,并且随着全球冰融化的增加,致病性微生物释放的风险也在增加。”这并非耸人听闻。地球上许多古老冰层中隐藏的病毒种类相当繁杂,而人类针对这些未知病毒的抵抗能力则很脆弱。年,因为气候变暖,导致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冻土层融化,露出了75年前一场大瘟疫中死去的驯鹿尸体。尸体上携带着的炭疽细菌就这么被释放,导致当地爆发了一场大型炭疽菌病。这次瘟疫杀死了0多头驯鹿,并感染了96人,一名儿童丧生。正如同很多神话传说中写的那样,地球上有很多的远古病毒被封印在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比如南北极的冰川、冻土层下就隐藏着邪恶的病毒。而如今,全球变暖,封印的“潘多拉魔盒”即将被打开。据BBC报道,北极的永冻层正在解冻,并暴露出它隐藏的秘密,除了一些远古化石外,同时被释放出来的还有大量的碳与甲烷,有毒的汞和古老的病毒。全球变暖、生态失衡,“古老病毒”被唤醒,是自然界给人类敲响的警钟。地球是一个整体,生态系统没有界限,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没有谁面对灾难可以自全。无论我们身处何处,终将受到波及。过分悲观是无济于事的,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心怀希望、团结一心,去保护这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地球。纪录片《家园》结尾所言: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我们仍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人类生病了,我们还可以互助;地球生病了,我们还可以弥补。只希望,我们弥补的速度还能赶上全球变暖的速度。灾难是大自然的警钟。如何在灾难中抓住希望,是留给全人类的课题。21世纪是钢筋水泥、互联网的世纪,我们与我们的孩子,躲在钢筋水泥围成的房子里,捧着手机、ipad和笔记本,用手轻轻一击,就能关联到其他人、其他国家和想知道的一切。然而,在这些便利中,我们却似乎越来越不关心人类家园的健康,地球的气候越来越恶劣,自然生态也更敏感和脆弱,我们、我们的地球和自然生态,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或许能从位梦华“冰雪北极科学探险”典藏书系描绘的北极世界中人与人、人与地球、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中得到一些思考。比如,该书系讲述的爱斯基摩人与鲸鱼的故事就有此体现:爱斯基摩人依靠鲸鱼生存,他们不捕猎怀孕和处在哺乳期的鲸鱼。捕到鲸鱼后,举行盛大而有序的分鲸仪式,有东西大家吃,有事情大家干。每年捕鲸有明确的数量规定,不滥捕,遇到意外搁浅的鲸鱼,会动员全部力量帮助它重返海洋。爱斯基摩人敬畏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事例还有很多,如北极熊来村里觅食,他们的人道主义不是直接投食,而是把北极熊驱赶到巴罗角,那里远离人烟,还有一堆鲸鱼肉,这种驱赶“道是无情却有情”!正如希望孩子树立科学的理念一样,位梦华说:“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们,特别是我们中国的孩子们,要树立一种全球观念,但我们要爱我们的祖国,我们首先要爱国,然后我们要关心地球。”相关图书位梦华“冰雪北极科学探险”典藏书系(全10册)作者:位梦华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内容简介:位梦华“冰雪北极科学探险”典藏书系是著名极地科学家、著名作家位梦华先生专门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套北极探险系列小说。作者将斑斓多姿的极地探险亲身经历融入小说,透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北极的自然、人文以及爱斯基摩人的过去和现在生活,以及北极的动物在严寒的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本套图书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人文性,是广大少年儿童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z/418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