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欧洲人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征服时,就不得不提到在征服的过程中,欧洲人从家乡带来的战马在征服战争中所立下的诸多功劳(汗马功劳?笑),那些从没有见过马匹的印第安人吃了欧洲骑兵的许多大亏。
西班牙人的冲锋
相信很多人也都知道,美洲地区在哥伦布第二次到航美洲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没有马匹的状态,这倒不是说美洲地区一直没有马匹,事实上美洲地区被古生物学家认为是马的发源地。
在人类还没有通过白令路桥到达美洲之前,广阔的美洲大陆上就一直奔腾着众多原始马种群,但问题在于,当美洲的马匹第一次遇见第一批“美洲人”时出了岔子,自“美洲马”见到人的那一刻起,其种群灭亡的钟声就已经开始了敲响。
在后冰河时代(应当是第四纪冰川时代),美洲与亚洲之间靠近北极圈的地方被寒冰所笼盖,两块大洲之间的白令海地区被牢牢冻住,白令海峡变成了地峡,形成了“陆桥”现象,或许是为了追寻猎物,或许是为了分流族群,一部分亚洲人便通过陆桥来到了美洲,见到了奔跑在美洲草原上的马匹。
然后问题在此时出现了,来到美洲的亚洲移民们还根本不知道马匹可以驯化,可以骑乘、可以农耕,在他们眼里,马就是一大块会奔跑的肉,和其它动物并无两样,他们将马当成了盘中餐,而不是坐下骑,通过研究三万多年前古人留下的洞穴艺术(壁画),我们可以得知人类与马的关系最早就是简单的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
小贴士:美国的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北美洲大平原上的某些印第安部落曾经成功驯化过美洲原始马,可惜后来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流传下来,但这一研究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并且美洲原始马没有经过后世的改良,也缺少在高原、草原和沙漠地区的适应性进化和突变,因此体型并不算大,肩高较低,影响骑乘。
马的种群进化
虽然马匹进化出了长腿和强健的肌体,拥有极快的速度,能比绝大多数掠食者跑得都快,但它们还是无法与拥有聪明大脑的人类相比,猎人总是有无数方法猎食比自己体格强大、速度更快的动物,猎杀马匹也丝毫不例外,甚至还因为马匹更好捕捉,而针对性的进行猎食,再加上美洲的环境变化,以及马匹与偶蹄目动物竞争不过等原因,在不算很长的时间里,美洲马匹种群走向了灭亡,年前就被美洲人猎食殆尽。
不过在美洲马灭绝之前,一些马匹中的幸运儿早已在冰期通过白令陆桥得以扩散到亚洲、欧洲乃至于非洲等地,最终在对的时间、对的地方,在大约年前的中亚地区(更精确一点就是欧亚大陆西部草原地区),被当地人发现了其闪光点,从而得到了驯服,并将这一技术和马匹一起传到了旧大陆许多地方,使得马成为了五种永远改变人类文明的动物之一。
原始马的扩散
而本是马匹发源地的美洲地区反而变成了“无马大陆”,美洲的文明也成了“无马文明”,当美洲人终于发展出了农业种植技术,不再需要全靠狩猎动物过活,但却急缺牲畜用以耕作运输使用时,他们环顾四周却发现已经没有任何动物可以发挥马匹的作用了,他们最多只能驯化驼类来运送货物。
印第安人面对马匹非常惊讶
这就导致当哥伦布在年第二次到航美洲时,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带来的马匹吓坏了,他们以为马匹是怪兽。不夸张,从西班牙征服者们留下的笔记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关于印第安人第一次见到欧洲人战马时都以为那是噬人怪兽的记载,甚至一些印第安人还以为骑兵是一种“半人马”,他们设想人和马是一种结合起来的神奇动物,而当欧洲人骑着战马冲向印第安人时,几乎没有印第安人能够保持镇定不慌乱,如此他们怎么能不败呢?
在驯化马匹上,印第安人落后白人何止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