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南极西海岸的松岛冰川,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许多次大型冰山崩塌事件——往往是在冰盖上产生裂谷,最后冰层从冰川上脱落。最近,一个新的冰山从松岛冰川流入大海的主要通道上脱离下来坠入海中。这已经是松岛冰川今年发生的第二次大型崩塌事件。
年9月21日,随着南极极夜的结束,卫星发现冰川表面产生了一个明显的裂缝。到了9月23日,冰川完全崩塌,形成了名为B-44的巨大冰山。
9月28日,美国宇航局(NASA)的Landsat-8卫星再度记录下松岛冰川的现状:巨大冰山漂浮在阿蒙森海,面积约平方公里(72平方英里)。相当于两个香港岛。
和今年1月松岛冰川的那次崩塌事件比起来,这次破裂形成的冰山要大了不少,造成这种崩塌事件的原因是南极周围出现的异常暖水。事实上,在年7月要和年11月松岛冰川都出现过大型崩塌事件,但是让科学家们感到恐惧的是——松岛冰川罕见的一年出现了两次大型崩解事件,下一个崩塌的又是谁,这是否意味着南极洲是否已经开始全面消融?
关于冰川的流动和破碎,当今科学界已经对其机制有了明确的认识,NASSA的冰川学家KellyBrunt指出,当松岛冰川的入海的地方发生了变化,它有可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流量,当阻挡冰川入海的冰架崩塌后,内陆的冰川就可以更自由的流动,这可能导致过多的水进入海洋,诱发全球海平面更快上升。
Brunt在卫星图片中发现了一些特点:由于崩塌的位置比较特殊,这次崩塌事件可能不会立即影响的松岛冰川的流动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松一口气,因为冰川崩塌在冰上产生了更多的裂缝,这可能会影响其他地方的冰川,导致风和洋流更容易导致其崩塌。
数据显示,几十年来,南极半岛以北的其他约10个其他冰架已经相继崩塌消失或大幅度退缩。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南极海岸地区在过去几十年持续增温。
虽然目前尚不能明确南极冰盖惊变是常态还是异常,是否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联,许多气候学家还是倾向于与全球变暖有关。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学者朱莉安·古特表示,已经想不出地球上环境条件能发生比这更剧烈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