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蛋白对缺血性脑中风脑梗的保护作用

长了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a_7064742.html
对缺血性脑中风(脑梗)的保护作用中风,为中医病名,又称“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CVA),是一种突然发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泛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部血液供应的颈、椎动脉发生病变,引起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中风的临床表现为突然或迅速出现受累区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以昏迷、失语、偏瘫等症状较为多见。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中风可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其中出血性脑中风占20%,缺血性脑中风占80%。(1)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脑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病变有关,即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管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患者往往在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2)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中风,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供血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8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坏死程度因血栓部位及大小不同而有差别。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

引起脑梗死的原因多种多样,与下面三个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其他疾病引起的脑梗死。二是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三是遗传家族史。(3)脑血栓形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血液在一定的压力下不停地循环,加上体内的生理性抗凝作用,血液是不会在血管内自行凝固的,只有当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或瘀滞、血液成分改变或生理性抗凝机制改变,此时才会引起血液凝固,形成血栓。

⑩降脂、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其中包括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糖脂、胆固醇、类固醇),这些物质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细胞基础代谢的必需物质。

人体内血脂的来源有两种途径,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血脂是指在人体的肝脏、脂肪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的血脂成分,它可成为供给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外源性血脂是指摄入的食物在经过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后,脂类物质进入血液,从而成为血脂,它来自外界,不能由人体直接合成的。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血脂和内源性血脂相互制约,二者此消彼长,共同维持着人体的血脂代谢平衡。

?冠心病

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是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其形态似王冠,故称为冠状动脉。这条血管也会硬化,呈粥样改变,造成供养心脏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心肌缺血、缺氧,即为冠心病。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及人的生命。多数人平时工作、学习、生活均正常,但有心肌缺血征象,如感到心前不适,或者乏力等,虽症状很轻微,但若及时做心电图检查,会发现心肌缺血情况,这时应尽早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及并发症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因此强调尽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由于血糖浓度增高,糖蛋白及脂类的代谢紊乱而引起胆固醇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增加,造成糖尿病患者全血及血浆黏度显著升高,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速度缓慢,红细胞聚集,氧解离度下降,影响血氧的运输能力。血液黏度越高,流变性越小,流量及流速越小,从而引起糖尿病的许多并发症。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并发症才是压垮糖尿病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z/39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