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中国港澳台
上世纪40年代,人们面对癌症完全无力招架,最有名气的医生被请来,收了费,却回答说:“这种病无药可救”。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肿瘤越长越大,而病人越来越小。
如今情况大大不同。此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来自江苏,今年55岁的先生,名叫李峰。当他坐在自家的客厅,晒着太阳,或安静地拿着ipad阅读,或和太太闲聊家中琐事时,嘴角犹能浮现出一丝微笑,神情自若,没人能猜到,他已经与癌症抗争了十余年……
查出癌症时,他正值壮年
当我们谈论癌症时,很大一部分人都是事不关己、隔靴搔痒的。
人们总是天然地屏蔽坏事情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可能,觉得余生漫长,生命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
李峰也如此。查出癌症时,他只有45岁。
年,当时还在县教育局工作的李峰是当年单位里的中层骨干,还在读高中的儿子也是李峰和太太心中的骄傲,家中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老母需要照顾。
典型的四口之家的生活,让李峰很满足,他也一直是那个能扛起家庭重担的人。然而,一个“不速之客”闯进了他的生活。
偶尔感到胸背部隐痛、呼吸急促的李峰,在单位体检中查出肿瘤指标异常,经进一步确诊,医生判定李峰患的有可能是“胸腺瘤”,而且这个肿瘤已经不小了。
这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纵膈恶性肿瘤,多见于成年男性,平均发病年龄50岁。
接诊的外科医生看到李峰的状况,着急地说,不管怎么样,这么大的东西,马上要手术。
事情发展得太快,李峰还来不及反应,下午便入院了,隔一天就进行了胸腺瘤切除术。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为“淋巴上皮癌,肿瘤大小为10*8*6cm,伴神经内分泌化”。
开刀以后,李峰的身体恢复得不错。主刀医生和他开玩笑,“你怎么好像没开过刀一样?”
医生的一句玩笑,便从此拉开了李峰与癌症抗争的序幕。
▲李峰的影像报告
为了防止肿瘤复发,术后的第4个月,李峰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了放疗。可是病情在术后的第3年还是出现了进展,年9月的一次复查的胸部CT提示“右肺叶间胸膜结节较前增大,考虑转移”。医生开出了4程CAP的化疗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化疗过程中,李峰的胃肠道反应非常厉害,人也感觉极度疲乏,体力和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但病魔难改他乐观、坚强的本性,全家人的齐心协力也给李峰增添了不少动力和信心。李峰还是按照医嘱坚持完成了这4程化疗。
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
年年底到年年初,李峰的老母亲突然急诊入院,虽然奋力抢救,最终还是撒手人寰。李峰的病情一直都是瞒着老母亲的,但是老人家并不糊涂。
老太太多次提醒自己的儿媳妇给儿子烧点有营养的东西吃。医院的放化疗回到家,出现呕吐,或者睡不着觉的副反应时,老太太也会选择躲避,装作没看见。
这些细节,都是老母亲过世之后,李峰才知道的。
李峰一边治疗,一边办理着母亲的后事,就这样坚持到了年1月。
年1月,癌后第九年,李峰实现了刚确诊癌症时和太太一起许下的愿望,要去一次西安古城,去看一看兵马俑。
古都王城的大气,秦始皇兵马俑遗址的壮观,短短一周的旅行时光,让李峰更加感慨生命的美好。
正当李峰几乎把病魔忘掉的时候,意外再次降临,李医院。医生说,李峰由于有长年高血压病史,加上旅途劳累,很有可能出现了脑梗塞。
更让人担心的是,住院期间,李峰做了一次胸部CT,发现右肺多发肿块,右侧肋胸膜及叶间胸膜转移,右侧心隔角淋巴结转移。
癌症转移了,李峰的病情再次雪上加霜。
请把癌症当成慢性病癌症转移,意味着离死神更近了。这似乎是每一位癌症患者的共识。
既然检查显示肿瘤转移了,那么接下去该怎么治?这是摆在李峰和家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被告知癌症转移,李峰的状态判若两人,心情一度跌到谷底,家人和朋友没想到如此坚强、乐观的李峰,也会被癌症的“二进宫”给吓到。
在医生的安排下,李峰进行了胸腔镜下右肺上叶部分切除+胸膜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右上肺)转移性胸腺癌,另送胸壁组织内见胸腺癌累及。
医生让李峰在手术后,继续进行化疗,来巩固手术效果,并为李峰同步安置好了化疗输液用的PICC管。
-年是李峰迈入人生近60年后最黯淡无光的日子,而他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既然癌症已成定局,那就要学会接受现实,抗争下去。那一年,也是李峰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日子。
李峰的儿子大学起就留学美国,在李峰与癌症抗争的十年里,儿子并不在身边,只能通过越洋电话或视频以解相思。
归国后的儿子,得知父亲的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建议父亲找美国医生看病。儿子说,美国在癌症治疗方面是全球领先的,有更多的药物和方法,治疗也更规范。
儿子为父亲推荐了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国内医院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走进位于北京丰台区万医院国际诊疗中心国际会诊室的大门,父子俩突然都有种特别安心的感觉。
接诊李医院顶尖的胸部肿瘤学专家Azzoli博士,担任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肺癌指南的第一作者,极其擅长胸部肿瘤、胸腺瘤、肺癌、间皮瘤的治疗。
▲Azzoli博士为李峰会诊
视频中,在美国华人医生的同步翻译下,李峰和Azzoli博士的谈话变得非常顺利。
“医生,我接下去该怎么治?”李峰问得直接了当。
“根据你的影像、病理等报告,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你所患的胸腺肿瘤生长很慢,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需要继续任何治疗。只需要观察后续的变化,随访即可。”
“这是真的吗?您不是开玩笑吧?”李峰的儿子将信将疑。
“目前您父亲转移到右肺的肿瘤已经手术切除,但目前身体处于无瘤状态,不急于进行化疗,未来您父亲可以带瘤生存很多年,在没有出现新发的症状之前不需要特殊治疗……若将来,肿瘤加速生长,再根据当时的状况选用最佳治疗方案。……现在更应该重点的,是这次急性发作的脑中风和平时高血压控制的情况,它们与您父亲的胸腺癌的治疗同样重要……”
听了Azzoli博士的话,李峰和儿子的双手紧紧相握,似乎是想通过双方握紧的双手给予彼此力量,传达内心的雀跃。
30分钟的会诊时间里,Azzoli博士从李峰术后的疼痛、基因检测、靶向治疗、PD-1免疫治疗等各个方面做了解答,并推荐了几类可以缩小肿瘤的化疗药物。
李峰问Azzoli博士,“我能活几年?”
Azzoli博士反问李峰,“你想活几年?”
李峰说,最好活二三十年。
Azzoli博士笑了,“那你就活二三十年”,但他又加了一句话,“过好每一天!”。
把癌症当成慢性病,该怎么做?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癌症,已经不像百年前刚刚发现时那样可怕,那样必死无疑。
面对癌症,如果能做到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将极大地提高治愈癌症的概率;接受规范正规的治疗,是治愈癌症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治疗后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复发病灶,并及时处理,是治愈癌症重要的后续措施。
就现在的医疗水平来说,治愈所有癌症是不现实的。虽然一部分癌症可能治愈,但癌症整体目前依然尚未攻克。
不同种类的癌症,恶性程度不同,治疗后5年生存率也并不一样。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统计4,恶性程度较低的癌症,如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等,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8%以上,而恶性程度较高的癌症,如胰腺癌,即使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也不到10%。
现代医学的目标,是让癌症从确诊之后没多久就会死亡的“急症”,变成慢性病,让癌症像高血压、糖尿病那样,虽然需要终生服药,但是可以用副作用较小的药物控制它的发展,让癌症患者能够“带瘤生存”:虽然体内的癌细胞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但是依然能够长期生存,能够正常工作、生活。
而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对于癌症治疗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就在此时,全球无数的科研人员和医务工作者正在为癌症治疗而争分夺秒地进行研究。
是山,能被跨过去;是水,也可能被填平。作为癌症患者,是就此一跌不起,还是微笑着爬起来、迈过去?
身边的人,已经给出了答案。
?改编自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真实病例
?经患者授权发布,文中使用化名
?此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面对难关的时候,心态很重要
您和您的家人朋友
是如何扛过艰难岁月的?
想加入“新里程美家国际医疗肿瘤患者交流群”吗?
与病友相互鼓励,向医生咨询治疗进展,后回复“进群”,即可获得进群方式。点击咨询
若您有想了解的癌症知识、国际名医和海外医疗进展,可在文末留言,小编会第一时间解答。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淘宝推广总监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