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导读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不同阶段效果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不同阶段效果。

方法:对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按照开始治疗时间不同分为早期治疗组(n=)和晚期治疗组(n=),其余治疗方法相同,出院时作预后评定。

结果:早期治疗组:基本治愈82倒(47.40%),显著进步53例(30.64%),进步28例(16.18%),无效10例(5.78%);晚期治疗组:基本治愈43例(29.66%)。显著进步36例(24.83%),进步24例(16.55%),无效42例(28.79%)。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结论:高压氧治疗早期脑梗塞效果显著,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疗效肯定,已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探讨治疗时机与预后的关系,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例,分组比较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例中,男例,女例,年龄38~78岁,平均56.7岁。其中肢体功能障碍例,智能障碍74例,视听障碍63例,后组颅神经障碍42例,语言障碍例,神经衰弱症候群85例。

2、研究方法:连续选取我科年1月~年4月收治的应用高压氧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并符合:①入院时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塞患者。②连续行高压氧治疗5次以上患者。将收集的病例按开始高压氧治疗时间分组,早期治疗组:发病时间≤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者;晚期治疗组:发病时间14天开始高压氧治疗者。临床分型、预后判断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0-15分为轻型,16~30分为中型,31~45分为重型。预后判断标准:基本治愈为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者。46%~89%为显著进步,18%一45%为进步,18%以下为无效,基本治愈加显著进步加进步为总有效率。本组病例均采用空气加压多人高压氧舱,压力0.2MPa(2ATA),每次1h50min,每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除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同外,其余均给予脱水、改善脑部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二、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早期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晚期治疗组(P0.01)。

三、讨论:

1、脑梗塞引起的并发症:脑梗塞是众多原因引起的脑缺血、缺氧性疾病。脑的有氧代谢因缺氧不能进行,无氧代谢代之,ATP生成大幅度下降,细胞“钠泵”停运,乳酸、自由基升高,发生脑水肿。脑水肿又导致血氧弥散困难,加重脑缺血、缺氧,形成脑缺氧一水肿一缺氧的恶性循环。

2、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具有提高血氧分压及血氧含量,提高组织氧储备,提高组织内毛细血管氧的弥散能力,从而迅速改善脑细胞的缺氧状态。②提高血氧屏障的完整性,使脑血流量下降,液体从血管内的外渗情况也随之减少,纠正缺氧状态,使乳酸生成减少,脑组织能量代谢恢复,脑神经细胞的肿胀减轻。③使血细胞容积减少,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使红细胞通过狭窄毛细血管的能力增加,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促进血栓的溶解吸收,改善了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缺氧脑区血液循环的恢复。④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使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得以恢复。⑤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

3、高压氧治疗时机的选择:高压氧作为治疗脑梗塞的一项有效措施,已被公认。如何选择恰当时机,对预后影响较大。本组病例观察了不同时期应用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效果,结果早期治疗组预后显著提高,总有效为94.22%,而晚期治疗组仅为71.0%。Sunami等在脑梗塞早期给予鼠脑梗塞模型高压氧治疗,发现高压氧通过增加缺血组织周围的氧供减少脑梗塞面积,从而提高疗效。于秋红等在脑梗塞超早期给予鼠脑梗塞模型高压氧治疗,发现高压氧通过提高内源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表达,从而缩小大鼠脑梗塞的体积。研究发现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推迟,内源性血管内皮生成因子表达呈下降趋势,脑梗塞的体积可能不再有显著改善,说明随着高压氧治疗时间的推迟,其疗效越差。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相符。所以笔者认为,高压氧治疗早期脑梗塞效果好,且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文献来源:吴振宏,韦英海,陆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年31卷6期-页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SEO总监
白殿病初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z/1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