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球的求救信号海洋热量和酸化

在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气象组织(WMO)刚刚发布了《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温室气体水平、地表温度、海洋热量和酸化、海平面上升、南极海洋冰盖和冰川退缩等方面的纪录再次被打破,有些纪录甚至被大幅刷新,而且相应的变化还在加速产生。

世界气象组织3月19日发布的《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显示,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地表温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纪录。年,热浪、洪水、干旱、野火等影响了数百万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年地球可能更热,世界气象组织已向全球发出红色警报。

目前,南极海冰面积是有记录以来新低,冬季结束时的海冰最大面积比之前的最低纪录少万平方公里。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回应该报告时表示,这表明“地球已处于危险边缘”。

报告速览

●《全球气候状况》报告确认年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幅度明显

●海洋热量、海平面上升、南极海冰消融和冰川退缩均打破纪录

●极端天气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可再生能源转型带来希望

●气候不作为的代价高于气候行动的成本

海洋变暖与冰川融化

“气候变化所涉及的远不止温度。我们在年目睹的情况,特别是前所未有的海洋变暖、冰川退缩和南极海冰损失,尤其令人担忧,”席列斯特?绍罗说。

年,平均到每天而言,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海洋受到海洋热浪的侵袭,重要的生态系统和食物系统受到损害。到年年底,超过90%的海洋在这一年的某个时间经历过热浪条件。

据初步数据显示,在北美西部和欧洲极度融化的推动下,全球一组基准冰川遭受了有记录以来(自年以来)最大的冰量损失。

AdobeStock/vitaliymateha

到目前为止,南极海冰范围是有记录以来最小的,冬季结束时的最大范围比前一记录年低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和德国面积的总和。

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1

温室气体

观测到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年达到创纪录水平。来自特定地点的实时数据显示,去年的浓度继续上升。二氧化碳水平比前工业化时代高出50%,将热量积聚在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寿命很长,这意味着在未来许多年里,温度将继续上升。

2

温度

年的全球近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年的平均水平高1.45±0.12°C。年是年观测记录中最暖的一年。这打破了之前最暖年份的记录,即比-年平均水平高1.29±0.12°C的年和高1.27±0.13°C的年。

-年的十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20±0.12°C。从全球来看,从6月到12月,每个月的温度都创下了该月的最高纪录。要特别指出的是,年9月的温度远远超过了之前9月份的全球纪录(0.46至0.54°C)。

?气象组织/EnekoPerez

全球气温和海洋温度正在创历史新高

全球温度的长期上升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年年中,拉尼娜条件转为厄尔尼诺条件,协助导致年到年的温度迅速上升。

全球平均海面温度从4月份开始创下历史新高,其中7月、8月和9月的记录被大幅刷新。北大西洋东部、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北太平洋以及南大洋的大片海域都记录到了异常的温热,并出现了大范围的海洋热浪。

一些异常变暖的地区,如东北大西洋,并不符合与厄尔尼诺相关的典型变暖型态,厄尔尼诺以往在热带太平洋较为明显。

3

海洋热量

根据一项综合数据分析,海洋热含量在年达到了最高水平。在过去二十年中,变暖的速度尤其明显。预计变暖将持续下去—这种变化在几百年至几千年的时间尺度内都是不可逆转的。

更加频繁和剧烈的海洋热浪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珊瑚礁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全球海洋平均每天经历的海洋热浪覆盖率为32%,远高于年23%的历史记录。到年底,南纬20度至北纬20度之间的大部分全球海洋自11月初以来一直处于热浪条件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大范围的海洋热浪,热浪从北半球春季开始,在9月份达到峰值,并持续到年底。年底,整个北大西洋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和极端海洋热浪,温度比平均温度高出3°C。地中海连续十二年出现近乎完全覆盖的强烈和严重的海洋热浪。

由于吸收二氧化碳,海洋酸化加剧。

4

海平面上升

年,全球平均海平面达到卫星记录(年以来)的最高纪录,反映出海洋持续变暖(热膨胀)以及冰川和冰盖的融化。

过去十年(-年)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速度是卫星记录前十年(-年)海平面上升速度的两倍多。

5

冰冻圈

年2月,南极海冰面积达到了卫星时代(年以来)的绝对最低纪录,从6月到11月初,海冰面积一直处于全年最低纪录。9月份的年度最大范围为万平方公里,比-年的平均值低约万平方公里,比之前的最低最大范围纪录低万平方公里。

北极海冰范围仍远低于正常水平,年度最大和最小海冰范围分别为有记录以来第五和第六低。

冰盖

有两大主要冰盖,即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综合这两大冰盖,有记录以来融化量最高的七个年份均发生在年之后,平均质量损失率从-年的每年亿吨增长到-年的每年亿吨。这相当于在后一时期,冰盖导致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约1毫米。

格陵兰冰盖质量在-水文年继续减少。-年是格陵兰高峰站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个夏天,比之前的记录高出1.0°C。卫星融化范围数据显示,冰盖的累计融化日范围在有记录以来(-年)位居第三,仅次于年和年的极端融化季。

?联合国图片/MarkGarten

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弗雷南极基地眺望冰盖(资料图)

冰川

-水文年的初步数据显示,在北美西部和欧洲极度负质量平衡的推动下,全球基准冰川遭受了有记录以来(-年)最大的冰量损失。

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经历了一个极端的融化季节。在瑞士,冰川的剩余体积在过去两年中减少了约10%。年,北美西部的冰川质量损失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比-年期间测得的损失率高出五倍。在-年期间,北美西部的冰川估计损失了年体积的9%。

内容来源:央视财经中国新闻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s/41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