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行之雅鲁藏布——02冰川
文/图真实探索税晓洁
记忆里,年漂流雅鲁藏布江的时候,当时的认识是南北两个源头。除了杰玛央宗曲,北边还有个源流叫马攸木藏布,因为短,也就没怎么在意。
马攸木藏布年,我沿着新藏公路去阿里时,还站在公路桥上拍过一张马攸木藏布。水量不大,很蓝。
马攸木藏布的源头是个什么样子?不知道,当年没怎么在意,至今我也没去过。如今,在卫星图上搜了一下,竟然也是很漂亮的冰川。但这个冰川究竟是何样貌?网上搜了半天,也没找到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再看度娘,关于雅鲁藏布江源头的说法,如下:
雅鲁藏布江,在古代藏文中称“央恰布藏布”,意为从最高顶峰上流下来的水。
它的源流有三支:北支发源于冈底斯山脉,叫马容藏布;中支叫切马容冬,因常年水量较大,被认为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河源;南一支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叫库比藏布,该支流每年夏季水量较大。三条支流汇合后至里孜一段统称马泉河……
杰玛央宗冰川
网上有不少关于雅鲁藏布江的视频,却是看的越多越混乱。
查拙著《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书里以前的数据:年我们在杰玛央宗冰川旁立碑点海拔米,位置在北纬30度16分71,东经82度16分23;
杰玛央宗立碑
杰玛央宗立碑
开漂点在北纬30度20分99,东经82度44分45处,距源头冰川约40公里。水面宽约10余米,深约1米。
开漂
开漂
开漂
这个点就在玛攸(马容)藏布与杰玛央宗曲(切马容冬)汇合口以上不远处。再往下漂流不远,库比藏布汇入,水量大增。
现在卫星图上顺着库比藏布往源头看,也是非常壮观的冰川,规模看起来甚至更大一些。
后来,我们漂到大峡谷,按照有关方面的指示,改为徒步,在大峡谷里面走了38天,很近距离的接触了一些冰川。那次漂流活动结束已经是12月了。
在雅鲁藏布大峡谷
这时我才注意到,号称是世界海拔最高大河的雅鲁藏布江,在我国境内,一直是冰川环绕,各大小支流很多都是冰川融水,一直到快出国境线的时候也是这样,很有意思。雅鲁藏布江南流进入印度,与其他两河合流后始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孟加拉国后称为贾木纳河,于瓜伦多卡德与恒河汇合,形成巨大的恒河三角洲,最后注入孟加拉湾。
有资料说,在雅鲁藏布江源区,流域内有杰马央宗冰川、昂若冰川、藏拉冰川、昂什冰川等,冰川和永久积雪面积平方千米。上游地区广泛分布着古冰川遗留的冰碛物,有14个冰碛湖泊。其中最大的热布杰错,海拔米,湖面面积9.5平方千米。其次是古内脚错,湖面海拔米,面积1.7平方千米。这些湖泊大多串联在河道上。
漂流中
雅鲁藏布中游
现在回想,雅鲁藏布江上的冰川,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下游的大峡谷地区的冰川。
加拉白垒
我当年在大峡谷拍的一张加拉白磊,在去年还被作为《藏东南雪峰图录》的封面。这也更说明雅鲁藏布冰川之美,能触动人们一些共同的东西。
雅鲁藏布大峡谷长.6公里,最深米,核心地段最大坡降千分之75.35。大峡谷入口处的派乡海拔是二千八百多米,拐了几个弯流到墨脱海拔却已经只有几百米,江水流速最快竟达16米/秒以上……这条世界最高大河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南麓海拔米的杰马央宗冰川,一路深切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缝合线及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板块缝合线,最后造就的这个绿色峡谷,留给人类的不仅仅是这个整个雅鲁藏布江中最复杂最险恶的地理奇迹,更多的是谜中之谜:这个围绕着海拔米的南加巴瓦峰的马蹄形的大拐弯峡谷,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逆雅鲁藏布江而上,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也是雅江中部的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而从雅鲁藏布江源头再往上,在喜马拉雅山脉的最西端,围绕着世界第九高峰南加帕尔巴特峰(海拔米)竟然也有一个印度河上游冲过的马蹄形大拐弯。科学家们便奇怪:为什么同一山脉的两端会有两座山峰遥相呼应地对峙着?为什么这种对峙又几乎对称地被两条大河深切成马蹄形大拐弯峡谷?这是大自然偶尔为之还是深藏地壳运动规律?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是咱们这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和山脉,并且一直还在长高,一直被看成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金钥匙,这一西一东两个“地结”、两个峡谷,自然是最理想的“锁孔”。
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或明或暗的密码,有些明示的密码,我们可能也常常视而不见。最后,找出了拙著《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中拍摄那张照片前后的记录,那是在去绒扎瀑布的途中,(3)无水的夜晚。如下:
林子太密,生在大森林里的大树根盘根错节奇形怪状,随便哪段在城市里都是巨形盆景,我们在其中蜿蜒前行。继续走到大约6点,终于发现一处勉强能容下帐篷的空地。却是行囊一落地,就砸出了水,双脚也是仿佛陷在沼泽里,比大树根路上更湿,根本不能搭帐篷。没办法,还是继续前进吧。
在大峡谷
路终于在转过一个山腰后,向下了,不用再气喘如牛地爬坡了。这向下的路,却更难走了。不时要在悬空的树干上,猴子般地爬。
下了大约十分钟后,更桑沉呤片刻眼睛一亮,对我说:再走顶多半个小时,就有营地。
我问:何以见得。
更桑幽幽地说:阿弥陀佛说了。
令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果然,前行不到十分钟,就发现了一个崖坎,凹进去的地方果然恰好能容下3/4个帐篷。
这已经是很好的营地了,帐篷悬空一点没关系,睡我们两个绰绰有余了。
崖坎处,还有烧过火的痕迹,我四周巡视,不像是国家队用过的营地,因为周围再没有可以容下第二顶帐篷的地方。这里,应该是一个猎人的休息处。
特别令人兴奋的是,崖坎边还有一个积满雨水的人工刻成的木槽,木槽里还有水。可惜的是,一看,水已经快发酵到了要长苔藓的地步,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在关键时候救命,但我和更桑还没到那地步……我们分头找水,均失望而归。放下行李,继续向下又走了十多分钟,还是没有一点水的痕迹,前面仍是阴森森的充满悬念的茫茫未知之路。
从四周的地形看来,也不像有水的样子。好在,一晚上不喝水,对于我和更桑已经有忍耐能力,并不在话下。也不需要动用那些书本上的弄水的手段。还不如节省一点体力为好。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舒舒服服躺一会儿再说吧。
好奇心还是战胜了疲惫,我躺了10分钟以后起来四周转悠。爬上一棵大树,冰晶玉洁的加拉白垒似乎伸手可及,伸向林莽的冰川末端的冰舌下面的乱石滩也朦胧可见,实在是个绝景之地。
加拉白垒
我忍不住又攀上一棵更高的树上把相机固定在云台上屏住呼吸拍了一些照片。
从加拉白垒雪峰的形状看,这时我们的位置在从加拉村而言的加峰的另一侧。大峡谷这一趟,我还从来没有这么贴近地感受过一座雪峰下的冰川。
那一刻。我产生了从未有过的要爬上去、要到那雪峰里面去的冲动。那一刻,我有了登山的念头,我想,有朝一日,没准我会去登山。我觉得我无法抵挡那种冰清玉洁的诱惑。那真是难以抗拒。
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却是暗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暗了。
四周的景物依稀可见。
是月亮。
虽然看不到月亮的脸,但那令人吃惊地皎洁到能毫不费力看清掌纹的月光,能使人感觉到她又圆又大。
——月光能透亮纯净到这种程度,当然也还因为在雪白的加拉白垒雪峰那强大的清澈反光。
用不着手电筒,我们在也堪称奇迹的加拉白垒冰川月光下很顺利地生起了火。
(待续)
前文链接:#发优质图文得流量券#江河行之雅鲁藏布——01源头加拉白垒
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
南迦巴瓦
绒扎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