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未曾想到,其对地球的破坏速度竟如此之快。7月28日,哥白尼卫星拍摄的格陵兰岛图像显示,由于极地多发高温,ConstablePynt周围的冰川已经开始融化,沉积物大量排放到北冰洋。仅一日,格陵兰岛东半部北端一路到南端的大部分冰都融化了,丹麦气象研究院预估单日融冰量达到85亿吨;上个月,曾经满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也被测得38度高温,打破了北极圈内有史以来的记录最高温。
不仅如此,3个月前,BBC还曝出,全世界最大的冰山A68a已融化分解成无数小碎块,永远变为曾经。要知道,A68在年刚刚从南极大陆分离出来时,是平方公里,总重量超1兆吨的超级大山,相当于7.5个纽约、4个伦敦或1整个上海。而现在,随着极地温度的普遍升高,这些庞然大物就这样凭空消失了。
很多人可能认为,冰川作为两极地区的主要地貌和我们离得很远。但殊不知,作为全球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冰川状态不仅决定了极圈动物的生死存亡,还对气候、能源等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重大。8月9日,联合G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报告《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基础》中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将带来极端高温、强降水、海洋热浪和部分区域干旱等各种极端天气。
7月中旬,因连日高温,希腊1天内出现43起森林山火,其中埃维亚岛、古奥林匹亚地区及雅典北部,数千民众流离失所。与此同时,特大洪水、暴雨也席卷西欧,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地严重受灾。我国河南也遭遇了“百年一遇”特大暴雨,经济损失上亿元。
除此之外,专家还警示,随着极地冰川的融化,那些冰封在数十米冰层下的远古病毒也可能随着冰川的消融而被释放。年,科学家们就在西伯利亚3万年前的永冻土块中,发现了含有炭疽的传染病毒。其可通过空气和水源传播,一旦被感染,皮肤就会形成黑色水泡,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S亡。二战期间。Japan组建的臭名昭著部队就是从事炭疽病毒等细菌研究。
前两个月(6月7日),顶级学术期刊《细胞》还爆出,在永冻土中冰封2.4万年的轮虫在实验室中成功复活,一经面世就开始迅速捕食繁殖。尽管作为一种多细胞生物,线虫的复活给学界关于人体冷冻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注:人也是多细胞生物),但考虑到苌生遥不可及而一定的身体苌寿已经成为现实,人们对科学家复活永冻土中未知生物寻找苌生之钥的做法并不赞同。
目前,中美日及西班牙、以色列等科学家都在钻研人体缞老机制。他们发现,作为生命旅程的最后阶段,年老色衰和死亡在一定程度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外部干预减缓其到来。
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ElizabethBlackburn表示,人的生命周期由覆盖在染色体两端的微型结构端粒决定,后者随细胞分裂而缩短,短到不能再短时生物体就会变老,最终S亡。这意味着,只要我们能够将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长度下,就能一定程度的减慢老龄阶段到来。众多顶尖生物研究机构根据该机理,通过学界发现的“端粒保护”分子GeNAD展开实验,成果“沐.艾茵”等因在用户试验中取得正向反馈,同时在人体lin床中被证实可变更多项老化指标而被倞东高净值人群奉为苌寿圭臬。
相比之下,通过复活永冻土中的未知生物来破解人体冷冻下的苌生密码,似乎有些舍近求远。综合媒体报道,自万年冰山融化,出土的远古生物数不胜数,从年俄罗斯男子在东西伯利亚发现一只冰冻了3万年的冰河世时期的洞穴狮,到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一匹大约生活在4万年前史前小马木乃伊,再到年,保存完好的古代鸟类遗骸在永冻土中被发现,科学家在实验室复活各种微生物……无数动物被解冻,但仅少数给人体冷冻研究带来启发,更多的则是这些史前生物“重见天日”随之而来的未知毒菌。但值得注意,已落地的“沐.艾茵”技术完全可以让我们的身体现在就更苌寿起来。
现在,全球变暖还在进一步加剧。英国利兹大学通过卫星观测和数值模型,计算出在年到年,北极冰山损失了7.6万亿吨,南极6.5万亿吨,高山冰川6.1万亿吨,格陵兰冰盖6.3万亿吨,大约30%到70%的永久冻土甚至会在年之前融化。如果我们还不能及时重视起这个问题来,届时出现的系列生化问题将难以想象。这个时候,即使“沐.艾茵”类身体苌寿技术遍地开花,甚至人体冷冻也成真,但哪个星球又将为我们居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