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指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血管堵塞或严重狭窄,使脑血流灌注下降,进而缺血、缺氧导致脑血管供血区脑组织死亡,造成神经功能缺损的脑部疾病。在磁共振成像(MRI)或CT上先后可观察到新的缺血性梗死病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及分型
根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将其分为五大类,详见下表: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类型及特点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的、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偏瘫、面瘫、舌瘫,单眼一过性视物模糊、失明,也可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复视,甚至为突然跌倒、短暂性全面遗忘、双眼视力障碍等,发作持续时间常短于1小时,可反复发作,不留后遗症,脑内也无明显梗死灶,也被称为小卒中。TIA早期发生为脑梗死的风险很高,一旦怀疑为TIA,应像完全发作的脑卒中一样,必须立即送医治疗。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是最为常见的缺血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起病较慢,部分患者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缺血症状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是本病的根本原因。随着颅内大动脉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发展,以及血栓的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3.脑栓塞
也属于脑梗死的范畴,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起病急骤,常常在数秒钟或者两到三分钟,就达到疾病的高峰期,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偏瘫等症状。脑栓塞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来源不明三种类型,其中心源性栓子最为常见(引起心源性脑栓塞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等),此外也见于主动脉弓、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形成的栓子,以及骨折、静脉炎所致栓子脱落所致。脑卒中早期临床表现
“B”—Balance是指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Eyes是指眼睛,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Face是指面部,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Arms是指手臂,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Speech是指语言,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Time一旦出现以上任一症状应立即求救。一旦怀疑患者发生中风先兆,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立刻平躺,保持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发生窒息。将一侧肢体活动障碍或者其他症状简单描述给救援人员,使急救人员有备而来。记住,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为3-4.5h,动脉溶栓及机械取栓的时间窗为6h。时间就是生命,越早解除脑血管梗阻,实现血管再通,恢复脑血流灌注,就能越多地拯救受损的脑细胞,患者预后神经功能恢复就越好。[1]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