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TEE在临床中的价值越来越大。
(图文无关)
《昂首姿势》
照片来自第二届“仁心杯·最美白衣天使照片征集大奖赛”
拍摄者:王赟
本期,我们从《围术期麻醉相关生命质量调控策略》一书找出TEE在并发主动脉疾病患者围术期中的意义分享给大家:
以下知识,将极大丰富您的围术期知识,请妥善收藏!
主动脉疾病在主动脉外科疾病中,TEE检查的应用也有着重要意义。对于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而言,TEE检查有着多种重要的作用:判断术后真假腔残余漏和假腔封闭情况、确定破口定位和大小以及是否累及冠状动脉等。
有一项研究表明,相较于主动脉造影的诊断时间、可能存在的肾功能损害以及过敏等情况,TEE检查可以快速区分主动脉外膜破裂和内膜撕裂,这对于手术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急诊手术修补主动脉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TEE检查的费用相对MRI、主动脉造影而言是比较低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TEE的结果也有可能受气管影像的干扰,这些干扰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查者对于结果的判断。
经颅多普勒检测表明,几乎所有的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栓塞,脑栓子的数量与术后认知功能的改变呈正相关。主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CPB患者脑栓塞的重要因素,少量栓子可致严重脑梗死,主动脉根部手术操作,如分离、插管、阻断、开放、上侧壁钳、高流量灌注等均可引起斑块脱落,预防斑块脱落、快速识别以及尽可能避开主动脉斑块是减少颅脑栓塞的有效途径。
目前,主动脉插管的措施正在不断改进,比如使用带侧孔的主动脉插管,使用带滤器的主动脉插管,或改变插管技术,选择经皮外周动脉插管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脑栓塞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研究证实,TEE检测出升主动脉突出斑块是卒中唯一的独立预测因子。
当TEE检出升主动脉粥样斑块时,及时改变主动脉插管技术或者调整体外循环期间的灌注压力可以有效降低卒中的发生率。
尽管TEE检测主动脉粥样斑块没有主动脉造影或者MRI那么可靠,但是术中使用TEE检测主动脉情况也是一个方便快速的良好选择,可以减少主动脉插管患者围术期脑卒中的发生率。TEE检查对于主动脉活动性斑块的诊断是非常准确的,
当TEE未发现升主动脉或者降主动脉有粥样斑块时,主动脉弓存在粥样斑块的可能性不大。
有多项研究表明,在治疗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时,接受体外循环的患者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率高于非体外循环的患者,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准备接受冠状动脉搭桥的患者在术前或者术中经TEE检测发现主动脉严重的粥样斑块,此时选择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或者更改手术方式患者预后更佳。
参考文献及更多围术期患者生命质量调控相关麻醉技术:详见《围术期麻醉相关生命质量调控策略》该书围绕围术期和舒适化医疗期间,如何更优化和调控患者的生命质量,从围术期患者生命质量调控相关麻醉技术、麻醉管理、麻醉变革和麻醉思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享。在临床麻醉技术的改革与提升、理论知识的丰富与传播、舒适化医疗与围术期医学理念的推广等诸多事件中不落伍、地位更突出,真正担当起平台型学科的重任。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麻醉MedicalGroup全国性学术、科普平台,文章可同步刊登在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百度以及人民日报等平台。总粉丝30万+,年阅读量一亿人次+。文章请发送至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