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cheron动脉梗死1例

医生在临床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因此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因为假如你不知道某个疾病,那么当你在工作中遇到这种病人时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你已经掌握了这一疾病,即使第一次遇到也不容易漏诊。所以医生不但要不断积累临床经验还要不断学习自己以前不了解的疾病,神经内科医生尤其如此,因为神经系统疑难疾病太多了(不信你去李神经会诊中心看看)!当然,可能我们即使掌握了某些疾病,但终其一生也可能不会遇到,可是作为医生你也要孜孜不倦地学下去,只为那些可能会遇到的疾病,可能会遇到的患者。

Percheron动脉梗死(AOP)近几年国内外报道较多,影像学主要表现是“熊猫眼状”双侧丘脑接近对称病变,本人以前对其有些了解,碰巧前段时间遇到1例,查阅一些资料还是有温故知新的感觉,今天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复习一下!

病例介绍

男患,72岁,因“嗜睡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语言笨拙症状5小时”入院,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BP:/60mmhg,神清,语言笨拙,问答准确,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肢体肌力3级,双巴氏征(-)。头CT未见出血。入院家属知情同意签字后予尿激酶万单位静点。次日晨起病人嗜睡状态,语言笨拙,双眼球活动充分无复视及记忆力减退,右侧肢体肌力4级。次日MRI检查结果见下:

很明显这是累及双侧丘脑旁正中区的梗死病例,病损很像熊猫眼睛。虽然影像看病损并不大,但是多种病因都可以导致这种缺血损害,必须明确病因才能给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和2级预防方案。于是我们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检查。

颅内MRA发现患者的右侧大脑后动脉P1段狭窄,进一步证明是起源于右侧P1段的Percheron动脉导致的梗死。显然按照TOAST分型应该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于是给予强化抗血小板强化他汀治疗,患者痊愈出院随诊中!

解析:

年Percheron首次描述丘脑旁正中动脉,他认为该动脉有四种变异:Ⅰ型,丘脑旁正中动脉分别起源于双侧大脑后动脉近端并分别供应双侧丘脑腹内侧区,此型最常见;Ⅱa型,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近端并负责双侧丘脑腹内侧供血;Ⅱb型,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一侧大脑后动脉P1段,其共同主干即Percheron动脉,分支后供应双侧腹内侧丘脑及中脑上部;Ⅲ型丘脑旁正中动脉起源于一个连接双侧大脑后动脉的弓状血管。

AOP梗死临床特点:

典型percheron动脉梗死表现为三联征,垂直凝视麻痹,意识障碍,记忆障碍。

其实Percheron动脉梗死也是多病因的,常见病因有心源性脑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闭塞,常见病因不能解释其闭塞原因时还要注意PFO时右向左分流反常栓子可能性,当然致脑血管闭塞的一些少见病因如烟雾病,血管炎。文献报道看,心源性栓塞最多。

另外,由于双侧同时受累临床需要与基底动脉闭塞,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侵润性肿瘤,以及代谢类疾病如脑桥外髓鞘溶解,Weinicke脑病,Wilson病鉴别。代谢疾病通常对称性较好,而血管性病变则很少完全对称,就如我这例患者,不对称的原因考虑可能与右侧分支供血范围更大有关。

AOP梗死治疗及2级预防同一般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预后较好,但中脑嘴受累严重意识障碍者预后不良。

邱晓峰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s/395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