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20多万医者一起,每天成长一点点)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刚毕业后在急诊协助值班。
晚上七点多,“”抬来一老年女病人,浅昏迷。家属陈述患者半年前患脑梗塞,治疗后遗有右侧肢体瘫及语言障碍。急诊查头CT,示左侧额叶、颞叶大面积低密度灶(考虑为陈旧),不除外有新梗塞成。班医生迅速将患者收入神经内科。我心里有一疑问:头CT已排除脑出血可能,如果是梗塞,意识障碍会出现的这么早,这么显著吗?追问家属患者平日还有何疾病,服用何种药物?家属答:高血压、糖尿病,到时间就口服降压药和降糖药,今天也不例外。我立即问道:今天老人晚饭吃了没?降糖药剂量与每次服用的一样吗?家人回想了一下说:老太太晚上没吃东西,但两种药都是按时服用的……低血糖昏迷!我拿起电话拨通神经内科,把情况向当班医生反映后,赶到病房,值班医生正式下医嘱,25%葡萄糖60ml静注缓),5%葡萄糖ml静点!值班医生告诉我,刚才给这位老人用血糖仪急检血糖,已经测不到数值.3mmol/L),幸亏病史清楚,抢救及时,否则可能造成大脑皮层不可逆损伤,永久昏迷。说话间,护士报告说老人已经清醒,值班医生带我到病房再做一番检查,确认老人已经转危为安。
此后临床上每次碰到类似患者,我都不忘提醒他们降糖药及胰岛的正确用法,以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医院无法与发达城市相比,可能这件小事在各位同行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却是我从医以来比较“骄傲”的一次经历,也深刻体会到做一位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不易。
作者:易水寒
版权申明:部分网络资料无法找到原作者而无法署名。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删除。不周之处望谅解!医学之声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推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