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王守春
工作单位:医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称急性脑梗死、急性脑血栓,因其高致死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着我国居民健康,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
我们如何尽快识别可能发生了急性脑卒中?
“中风”是一种适用于国内的迅速识别我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佳治疗方式——“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
一、对于发病4.5小时之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可以使约1/3的患者得到症状改善及良好预后。
二、对于因大血管闭塞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或发病时间超过4.5小时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过评估后,急诊动脉取栓有1/2的患者能够达到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什么是动脉取栓手术?
医院神经内科王守春教授介绍,动脉取栓是微创介入治疗,无需开颅,只需要在股动脉用穿刺针扎一个2~3毫米的孔即可。手术在X线下利用取栓支架等器材,把堵在颅内大血管的血栓取出体外、开通闭塞血管。创伤小,效果明显,患者术后恢复也较快。
一个高龄手术病例:女患,94岁,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伴言语不清6.5小时”来诊,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混合性失语,右侧中枢性面舌瘫,右侧肢体肌力0级。
术后患者完全恢复正常,出院时言语流利、四肢活动自如,1年随访:
王守春,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日本秋田大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介入协作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复合介入神经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组组长;发表文章50余篇,包括SCI论文10篇。目前已经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动脉狭窄、闭塞再通介入治疗及全脑血管造影手术近万例;特别在急性脑卒中急诊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