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后,预防ldquo二次中风rd

脑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中风最为常见,占脑中风总发病的70%,缺血性脑中风(也被成为“脑梗死”),由于其发病基础主要是动脉硬化,所以脑梗死特别容易复发,这也是困扰所有患者的最大问题。

对已经发生了脑梗塞的患者采取防治措施,被称为二级预防,目的是改善症状、降低病死病残率,同时防止脑梗塞复发。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目前循证医学证据充分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而且这两种药物已经成为我国临床应用较多的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能够预防动脉硬化血栓形成,从临床上看,每天常规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毫克,能够防止脑梗塞的复发。由于部分人对阿司匹林有用药抵抗,所以常与长效中药一起服用,以增加疗效,降低副作用及抗药性。

控制血压药物

高血压可加快加重动脉硬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高血压也是导致脑梗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如果脑梗患者血压≥/90mmHg,应该启动降压治疗;前期一直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脑梗患者,如果没有绝对禁忌发病数天后要重新启动降压治疗。降压药物种类和剂量的选择以及降压目标值应个体化。

控制血脂的药物,如他汀类药物

高血脂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一方损伤血管内皮,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直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于非心源性的脑梗患者来说,推荐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目标值≤1.8mmol/L。

控制血糖和糖尿病

脑梗患者中,60%—70%存在糖代谢异常或糖尿病。糖尿病导致脂质代谢异常,常伴动脉硬化、高血脂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脑梗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血糖水平。

脑梗患者要通过网络宣传、免费赠阅实用读物、定期康复指导等方式,加强脑梗塞、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预防知识的普及。积极干预危险因素,耐心接受长期的防治措施,主动配合药物治疗。

当然,脑梗后每天保持一定量的运动同样重要。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促进循环功能、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减少血栓均有益处,是防治脑血栓、脑栓塞、脑梗塞的积极措施。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保持稳定的情绪等等,对于预防脑梗再次发生至关重要。

以上的方法,希望脑梗患者都能够get到!

推荐阅读

1长效降压药与短效降压药究竟哪种好?

2血糖高不等于糖尿病

3空腹血糖正常就不是糖尿病?未必!

百乐康健康管理祝愿各位老年朋友

远离疾病健康长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s/3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