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脑梗死?脑梗死有什么危害?有哪些表现?如果这些你都不知道,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这种危险的疾病——脑梗死。
脑梗死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中医称为卒中或者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
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是指脑血栓形成。
引发脑梗死的原因
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基础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因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便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全球研究结果显示:90%的脑梗死是由以下10个危险因素引发:高血压、吸烟、腰臀比过大、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糖尿病、过量吸烟、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病和高脂血症。由于脑动脉有一定程度的自我代偿功能,因而在长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并无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脑组织本身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供应血流中断的4-6分钟内即可发生不可逆性损伤。脑梗死的表现
本病易发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
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表现。发病起病急,多数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高峰。
如何治疗?
脑梗死属于急症,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该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早期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溶栓治疗,在发病6-8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确定个体化和整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针对性治疗,结合神经外科、康复科及护理部分等多个科室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如何预防?
1.戒烟戒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2.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药物治疗。拟稿:陈秋萍
编辑:刘罗娜
审稿:邓世凯
成都市龙泉驿区
医院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度百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