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历来都是危害中老年人的疾病,而冬季又是高发期。医生提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安全过冬”,必须注重日常生活的保健,在饮食、生活、药物等方面加以调节。
日前,医院血管科了解到,近期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病人不在少数,主要与天冷有关。冬季气温降低,室内外温差较大,天气冷热反差大时,血管骤然收缩或舒张,血液变得黏稠,血流变缓,造成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血流受阻及心脏负担加重,极易引起冠心病、脑血栓的发作。
医院神三科主任付凤昌现在心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目前心血管疾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像30岁以后,这些肥胖的病人都有发病增长的趋势,原因比如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饮食不规律、喜欢吃高脂的饮食等都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据了解,心脑血管疾病在清晨多发,这主要是由于清晨人的血小板聚集,迷走神经兴奋降低,激素水平升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在冬季清晨时不能剧烈活动,应尽量避免晨练。
医院神三科主任付凤昌剧烈运动会使血压增高,心率增快,血小板聚集,心血管病人风险增高,甚至猝死,尤其需要中老年人提高警惕。情绪激动也是心脑血管病的诱发因素,建议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生活无规律。
在饮食方面,医生还建议脑血管病人平时可以选择增加富含纤维的膳食,比如粗杂粮、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多吃深海鱼类,多吃豆类制品,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同时,适量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