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蚌埠二院脑外科成功开展全院首例急性脑栓塞血管内机械取栓再通手术,使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的“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治疗,在挽救生命的同时降低了术后致残率,保障了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
突发脑梗,医生初步诊断后建议立即转院治疗
患者张大娘今年65岁,家住滁州市。3月23日中午12点左右,正在家中休息的她突然出现说不出话、肢体无力、右手右脚不能活动等症状,家人医院救治。结合头部CT检查结果及其症状表现,医生高度怀疑张大娘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并根据医疗实际情况建议患者及时转往蚌埠二院接受更为明确的诊断和有效治疗。
争分夺秒,脑外科医护团队吹响“生命集结号”
下午14时30分,张大娘被送达蚌埠二院脑外科进行救治。由于脑梗死的抢救时间非常短,发病超过6小时后可能就会永久致残甚至危及生命,而医院的时间就已经接近3个小时,此时病情已容不得丝毫延误。时间就是大脑,时间更是命令!蚌埠二医院脑梗死抢救绿色通道。挂号、化验、检查均由医护人员全程陪同引导患者家属,无间隔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转危为安,高水平介入精准取栓力挽生命狂澜
完善术前准备后,下午16医院导管室接受急诊手术。导管室内,脑外科桑文才主任带领神经介入医护团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监护、开放静脉通道及全身麻醉等操作,随后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闭塞,脑外科医护团队为其施行了血管内机械取栓再通术。术中利用微导丝辅助微导管通过血管闭塞段,取栓装置放入到位,取栓成功后造影显示闭塞段血流再通,无明显狭窄,手术顺利完成。
术前图片:全脑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闭塞术后图片:取栓成功后造影显示闭塞段血流再通,无明显狭窄麻醉苏醒后,张大娘右侧肢体活动基本正常,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部分恢复。目前,其身体情况恢复良好,已经顺利出院。
关于此次手术治疗,咱们的脑外科专家有话说
脑血管病(即通俗的脑卒中、脑中风、脑梗死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因素。据统计,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70%。而脑血管栓塞尤其是大血管栓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往往病情最为凶险,死亡率、致残率高,常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蚌埠二院脑外科专家介绍,一直以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法就是在有效的“时间窗”内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血流灌注,挽救缺血脑组织。但受严格的“时间窗”限制,同时为避免并发症风险,血管再通率通常并不高,实际救治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这次为张大娘进行的手术采取的机械取栓是近年国际上新出现的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方法,有相对较广的时间窗(6—8个小时内),较传统方法它拥有更高的救治成功率及更好的愈后疗效,能最大程度减少组织损害,降低死亡,减少神经功能残疾。其中所谓的机械取栓,就是在血管内治疗,用特殊装置将病变血管中的栓子“抓住”并拉出体外,从而迅速解除脑梗塞,成功击退中风,,避免患者出现失语、偏瘫、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中风猛如虎突现肢体不灵、意识不清应马上就医
蚌埠二院脑外科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当身边的人出现言语不清、肢体不灵、意识不清等症状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应马上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将患者送医救治。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也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一些心脏病如房颤、瓣膜病患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这些附壁血栓非常容易脱落,脱落后随血流进入脑动脉系统,将形成脑血管栓塞。因此心脏病患者平时也应特别留心观察身体状况,减少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几率。
蚌埠二院脑外科神经介入技术优势
蚌埠二院脑外科系该院传统优势学科之一。近年来,为满足患者就医新需求,有力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科室先后选派了多名团队技术骨干医院进修学习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方面的新技术、新疗法、新理念。
学成人员归来后积极融入科室团队,共享学习成果。团队通力协作,先后完成了脑血管造影术、颅颈部血管狭窄支架成形术以及动脉瘤弹簧圈栓塞+血管内重建等多项神经介入方面的实用型先进手术,使蚌埠二院脑外科神经介入技术水平有了新的飞跃,从而大大提高了对患有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诊疗咨询(周礼俱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