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2日,主题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两篇论文在社交网站上引发了强烈讨论,主要是因为它令人瞠目的内容——“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作者徐中民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已并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行文不可谓不严谨。文中写到:“导师有才而性缓,崇高而不骄矜;有智而气和,隽雅而不虚饰......导师山不衿高自及天,当为我等效仿的目标;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师娘美丽如花,但与花不同,她能见利思义,所以有最会当夫人的美誉”据介绍,《冰川冻土》由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是我国冰、雪、冻土和冰冻圈领域唯一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事后《冰川冻土》编辑部立即发表了撤稿声明:“我刊获悉这一情况后高度重视,经报编委会审核,决定对该文撤稿。我刊在该文刊发前审核不严,在此郑重致歉!衷心感谢相关网友的关心和批评,我们将严肃对待发表文章质量问题,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出现。”一石激起千层浪,事后徐中民导师程国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冰川冻土》期刊主编)正式向领导申请引咎辞职,辞去主编的职务,并表示“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我事先一无所知,但作为主编事后没做任何处理,应负重要责任。我已正式向领导申请引咎辞职,辞去主编的职务,并对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诚恳地向广大读者道歉!”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此次事件的发生,到底打了谁的脸?1.《冰川冻土》作为核心期刊,其珍贵而有限版面令无数科研工作者趋之若鹜,虽然徐中民所作论文内容与《冰川冻土》的硬核科技期刊定位大相庭径,却能发表成功,这是否反映出了期刊论文发表审核制度的问题?2.网友在徐所作论文中发现了抄袭、错别字等问题。教育部屡次强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如果说抄袭是最表层的“不端”,那么这种披着学术外套、占用学术资源搞导师崇拜的现象,是否属于更深层次的“学术不端”?3.此次事件严重影响了《冰川冻土》核心期刊的学术声誉,而这是否是对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建设的伤害,是否是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上拖了后腿呢?4.徐所作论文中还提到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那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运行机制下,基金项目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徐中民需要回答国家的钱是怎么花的呢?事后,作为《冰川冻土》刊物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表示,经认真调查,认为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问题,该刊编辑部存在学术把关不严问题。已经接受该刊主编请辞申请,暂停该刊专职副主编职务,并着手尽快启动该刊编委会、编辑部整改工作。随后,作为中科院全院科技期刊工作主管部门,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则发布说明称,经初步调查了解,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事实上,年11月14日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年8月5日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年9月18日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有关项目申报的通知》。《意见》和《通知》非常全面、具体地提出了我国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对策与举措,制订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对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促进作用。在新时代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在国际期刊界的话语权,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d/4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