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脑卒中患者,中美两国患者的结局截然不同。在中国,随地可见中风后杵拐棍的老人,在美国却是罕见的。”
同样是脑卒中患者,中美两国患者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在美国,许多脑卒中患者康复以后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而在中国,患者往往可能出现严重后遗症失去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
原因何在?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副主委、医院康复科主任陈文华教授说,除了患者对脑卒中症状的早期识别、及时就诊之外,康复医疗的缺位是导致患者致残的主要因素。
现代医学有4个家族成员,预防医学、保健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其中康复医学的职能是让患者“虽病不残、虽残不废”。由于康复缺位,目前有许多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不尽如人意。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5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近1/3的老年人长期活动受限,14.1%城市老年人生活起居不能自理。
一.康复医学可以改变什么陈文华说,每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都会有暂时或者永久性的功能障碍,步入老龄后,还或多或少地出现功能障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随之攀升。
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年发布的《世界残疾报告》称,全球约有15%的人口身负残疾。而随着人口日益老龄化,这一比例将继续增长。在陈文华看来,康复是一项有益的投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消费,康复能有效减少国家对有功能障碍人群的社会负担,让这些人群通过康复而恢复工作能力。
虽然康复医学同时是一个二级临床医学学科,但与其他临床学科不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