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房颤日认识房颤,预防相关并发症

中科出席第十届健康中国论坛大会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31/5972056.html

1.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可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出现持续性房颤时心功能已经明显下降。

2.房颤的分类

按持续时间可以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通常认为阵发性房颤指能在7天内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者,一般持续时间小于48小时;持续性房颤指持续7天以上,需要药物或电击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者;永久性房颤指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或在转复后24小时内复发者。

按有无基础心脏疾病分为病理性房颤和特发性房颤(临床检查无基础心脏疾病)。特发性房颤,有时也称孤立性房颤,往往发生在年龄较轻者,多数小于50岁。

3.房颤的症状

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房颤的常见症状有:(1)心悸:感到心跳加快,伴有乏力;(2)眩晕:头晕眼花甚至昏倒;(3)胸部不适:心前区疼痛、压迫感或者不舒服;(4)气短: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5)脑卒中或其他血栓栓塞事件。

4.房颤的治疗

(1)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洋地黄、胺碘酮等。

(2)抗凝治疗:是预防房颤病人血栓形成和栓塞的必要手段。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科医生指导,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国人一般强调低强度抗凝,国际化标准比值(INR)一般达到1.6-2.0。

(3)非药物治疗:

房颤的非药物治疗包括电转复(转复窦性心律)、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彻底根治房颤)。

5.房颤的危害及治疗新进展

房颤治疗的新进展包括射频消融技术的改进和左心耳介入封堵术。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栓塞、偏瘫,甚至死亡。临床上90%的血栓来自于左心耳,所以左心耳封堵术是最近几年房颤治疗的研究热点和新进展。通过左心耳封堵术可预防房颤时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栓塞的风险。

6.房颤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愉快的心境是预防房颤中最基本的。

(2)避免劳累、熬夜。由于劳累、熬夜等原因可能会出现房颤现象。

(3)控制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并且做到戒烟、限制饮酒。吸烟是冠心病和肺部疾患的明确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正在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患者的2倍,戒烟可以使罹患房颤的风险降低。饮酒也可以增加房颤的风险,饮酒是一些房颤患者发病的明确诱因,有研究显示饮酒剂量与房颤患病率相关,每天摄取酒精量每增加10克,房颤风险就增加约8%。因此戒烟、戒酒对房颤的预防非常重要。   

(4)控制好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水平,并经常监测,使血压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减少血压的波动。糖尿病患者通过运动、控制饮食、药物等方法使血糖达标。冠心病患者要控制好血脂水平,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心衰患者积极控制心衰。如果有严重心脏瓣膜病的患者,需要及早考虑手术治疗。

(5)医院复诊,复查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明确有无心脏瓣膜疾病及心功能,心房内有无血栓形成等,是否需要口服药物及剂量,必要时是否需要内科经导管射频消融、或心外科手术及左心耳封堵术。

(6)服用华法林的病人需要定期查凝血系列,观察抗凝强度,避免出血或抗凝强度不够。

  

邢万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d/37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