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我院神经内科首例急性脑梗死ldqu

急性脑梗死以往都是采取静脉溶栓或内科保守治疗方案,但对大血管闭塞的治疗效果差,患者预后很差,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机械取栓是急性脑梗死大血管闭塞再通的最好方法,但此种技术难度大,且需要在脑梗死后尽快完成手术,医院开展的较少。

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在相关科室的通力协作下,成功完成一例基底动脉闭塞支架取栓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进行内科治疗和后期康复治疗。这标志着我院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已达到先进水平,为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治疗再添一利器。

患者傅某,女,47岁,重庆开县人,因“头晕8小时,不能言语4小时”入院,高血压病史多年,入院时患者嗜睡,查肌力不配合,四肢活动都差,痰多,咳嗽反射差,核磁提示脑干大面积梗死,动脉成像提示基底动脉急性闭塞。入院后,经过一系列严密的检查,傅女士被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我院从年底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术,取得了良好效益,但考虑患者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稍长,静脉溶栓再通可能性不大。

此时,以刘爱举主任为首神经内科团队提出急诊取栓治疗方案,血管内支架取栓术是目前公认的有效治疗大血管急性闭塞的手术方法,它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病人因脑梗死导致的后遗症,是目前急性脑梗死血管再通的最佳方案。在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取得家属同意进行支架取栓治疗。

傍晚6点,患者进入导管室,考虑到患者本身肥胖,在手术过程中有窒息可能,决定对患者进行全麻,穿刺成功后在进行左侧椎动脉造影时,发现基底动脉全部闭塞。再次沟通后,行SE支架取栓,因为距离发病时间太长了,血栓硬度又大,经过三次取栓才达到基本满意的前向血流。经过神经内科团队、介入科、麻醉科10多人的紧密合作,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结束,第二天,患者意识完全清醒,病情好转。

我院第一台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手术取得成功,医院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又上一个新台阶。负责手术的杨春伍副主任被问及感受时,感叹道:整台手术下来,虽然很疲惫,但更多的,还是振奋和欣慰,在手术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都一一克服。医疗新技术就是要迎难而上。医院多科室协作的成果,也是我们神经内科新技术新突破,相信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将来,会让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获益。

医院

医院

医院服务号医院订阅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yd/35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