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花
来源产地
为金粟兰科植物全缘金粟兰的根或全草。
秋季采收根、叶,洗净晒干。
生于山坡或低山林下阴湿而带腐殖质的草丛中。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别名黑细辛、四大天王、土细辛、四大金刚、四块瓦、平头细辛、红线草、对叶四块瓦、四叶对。
全缘金粟兰多年生草本,高25-55cm。根茎横走,生多数须根,有特异气味。
茎直立,一般不分枝,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顶,呈假轮生;叶柄长0.5-1.5cm;鳞状叶宽卵形或三角形;托叶微小;叶片坚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5cm,宽4-10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两面无毛;侧脉6-8对。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通常1-5聚生,连总花梗长5-12cm;
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花白色;雄蕊3,药隔基部连合,着生于子房顶部柱头外侧,中央药隔具1个2室的花药,两侧药隔各具1个1室的花药,药隔延长成线形,长5-8mm;
子房卵形。核果倒卵形。共期5-6月,果期7-8月。
性味功效
《中药大辞典》
辛,性温,有小毒。
驱风理气,活血散瘀。治风湿痹痛,痢疾,腹泻,胃痛,咳嗽,干血痨,跌打损伤,疮疖肿毒。
《广西中草药》:
驱风镇痛,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肠胃炎,菌痢,咳嗽,跌打肿痛,疮疖肿毒。
《中华本草》
微苦;涩;性温
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瘰疬;疮疖肿痛
肝;肺经
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多服能引起呕吐。
孕妇慎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