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的训练方法(头部控制能力的训练)
(一)仰卧拉起训练
1.仰卧拉起训练,通过抗重力活动的过程来增加头控能力;
2.仰卧Bobath球、滚桶上轻轻滚动引出患儿躯干屈曲的保护性反应;
3.仰卧位用各种玩具诱导患儿左右转头,增加患儿头部自由转动时的控制能力;
4.患儿仰卧于吊床上,使患儿躯干及四肢呈屈曲位,以此来抑制由于伸肌张力增高所致的角弓反张(受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LS的影响)。
5.“抱球姿势”训练,治疗师双手握患儿膝,屈髋屈膝并抬高臀部,使患儿头、颈、躯干前屈,然后用前胸抵住患儿双足底向双肩用力,令患儿双手胸前交叉或扶膝,呈四肢对称屈曲,状如抱球。治疗师控制双肩胛带,左右晃动患儿。可抑制角弓反张、上肢后伸、下肢硬直、ATNR等异常姿势。
(二)俯卧位训练
1.俯卧楔形枕上,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伸展上抬的控制能力及肩部和双上肢的支持能力。(注意:髋关节保持伸展位)
2.俯卧Babath球、滚桶、平衡板上,利用重心不断的变换,诱发患儿保护性伸展反应,来提高头颈部抗重力上抬的能力。
3.爬行训练,通过患儿主动运动来增加头部的控制能力。
(三)坐位训练
1.盘腿坐、长坐位,增加患儿头部控制能力,同时提高腰部力量及坐位平衡训练。
2.抑制头背屈抱位,治疗师坐位或立位,将患儿背对治疗师抱在怀中。一手将患儿两上肢固定于胸前,一手固定胸腹及下肢保持对称姿势。用胸腹部控制头背屈,调整头正中位立直。
3.采用颈部操来调节颈部的肌张力,增加颈部肌肉力量达到增强颈部控制能力。
(具体方法:术者双手轻托患儿双下颌面,做头部的屈曲、伸展、侧屈、侧旋及环转来调整颈部肌群张力)。
最后,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以下三种方法来衡量头是否在对称的中线上:
患儿仰卧向上看时,头不向两边转动,与躯干正中线保持一致;
患儿俯卧位(如:楔形枕、Bobath球、滚桶)时,头身呈一条直线;
患儿坐位,侧面看头在正中,不向前后倾倒,与躯干中线一致。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