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前的这位患医院内科病区的叶女士,今年53岁,这是她每天都要进行的康复训练。在她身边的这位医生是内科医生刘永华,但对于叶女士,他却“照顾有加”。
在医生面前,没有身份的尊贵卑微,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
10月下旬,内科门诊专家焦启超接诊了家住寺河乡的叶女士,观察中,叶女士左侧肢体乏力,活动不灵,言语不利,根据患者所述病情,立即进行CT检查。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头颅CT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后,焦医生怀疑叶女士属于急性脑梗塞,紧急送往内科病区。
(图为刘永华工作照)
内科病区刘永华医生接诊后,详细查看头颅CT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岛带征、苍白球模糊等脑梗塞超早起期表现。此时,患者发病已有4个多小时,距离静脉溶栓6小时的时间窗仅剩不到1个半小时。病情属于分水岭阶段,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加重,随时有偏瘫加重的可能。凭借以患者生命为重的理念,刘永华当机立断,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第一时间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约3小时后,患者所有症状明显改善,刘永华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
查房时,内科主任刘树声为叶女士查体,为刘永华提出治疗建议。
住院的4周内,刘永华巧妙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叶女士进行针灸、康复锻炼,及中西医药物服用等综合支持治疗下,叶女士偏瘫侧肢体肌力已恢复至V级,生活完全自理,恢复良好,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刘永华医生表示,脑梗塞的治疗就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一秒开通闭塞血管就能挽救更多脑细胞。特别是发病时间超过4.5小时的情况,若能及时进行静脉溶栓等相关治疗,血管有可能再通,可挽救濒临死亡脑细胞,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如果心脑血管患者出现言语不利、口角歪斜、肢体乏力,医院进行相关诊治!
目前,在多个临床科室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已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开通一条与死神赛跑的绿色通道,入院急诊鉴别到开始溶栓,基本上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为患者提供可靠生命保障,使患者能回归社会,服务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