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讲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解读,实在太形

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总是特别神奇的,即使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依然不能完全解释身边的很多想象。经济发展规律和资本发展规律其实也属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所以,经济周期理论是我一直崇尚和希望大家能理解的。因为无论是自然规律还是经济发展,它都有自己独特的周期性。今天,猴哥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当下国内的资本环境和具体的分析。为何是资本的冰川时代?资本就像水,对于实体经济的帮助非常大,但是大水漫溉对于实体产业的危害也非常大。而我们的现状是美联储加息全球美元走强全球货币贬值,美国通过加息的方式筑起一个大坝在上游有序的进行水的管理,相比以前可以用来灌溉的水就少了。美国又是全球最大投资者和消费者,现在它的资本投放少了相当于全球最重要的投资者投资本金下降了,而反观我们国内由于房地产行业年的一轮“疯狂生长”强大的吸水效应和投资者不断的开垦新地,将有限的水吸收了大半,并且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这些水直接冻结在房子上了,这就是我说的“冰川时代”的来历。企业=种子,需求=土地,资本=水企业是核心的种子,居民的日常消费和基础需求是土地,资本是水,果实就是利润和财富,那么现在的冰川时代就是资本被冻结流动性较差,种子和苗只能在有限的“贫水”状态下发展和生长,企业自然生长的就很痛苦,原来的利润和财富就会处于被消耗的状态。(收成不好很多苗结出的果实质量差,但是不能影响耕种,大部分以前的果实就变为种子又种到地里了)政策分析再附加上经济周期切换,GDP增速下降,由GDP作为发债基础的国债能发行的规模也就下来了。那么水就这么多,开发的耕地需求那么大,我们能怎么办?我们只能改变灌溉技术了(供给侧改革和去杠杆),从原来的自然灌溉到现在的“喷灌”甚至是“滴灌”。可是这些水还是不够用,根本没办法满足种子生长的需求,那么能怎么办?南水北调(积极引入外资),这些北上的水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资本可以缓解一部分用水压力。我们还做了什么呢,就是从自己有限的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原来的水井挖的再深点(降准)。敏感期从上面这些变化上面来看,只有土地似乎还在那里看上去很坚挺的存在,但是在这个情况下让企业、消费者、投资人都变得极其敏感。企业处于消耗阶段,企业主往往要顶住多方面的压力甚至裁员、降薪、取消年终奖等等。投资人担心资金安全,而企业的压力又会间接传递给企业的员工。员工收入不稳定,消费似乎也不能有效支撑。所以,特别饱满优质的种子尚可度过冰川时代,那些本来就不饱满的种子能不能再等不到春天发芽就不一定了,造成了现在投资人不敢投不敢再给企业输送水源,没有水的滋养土地就会皲裂。现在,无论您是企业主、投资人、员工或者消费者哪个角色,你都会更加的敏感,一有个风吹草动就杯弓蛇影。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就会反应在市场中,大规模折价卖房卖股也不愿再参与到这里面了,大家都希望保住自己有限的水资源(二级市场普遍估值偏低,房价开始回落)。新生正在孕育,新投资新方向新生在哪里孕育,新的投资方向在哪?如果你比较敏感的话,你就可以仔细的观察,你身边不同的企业现在是什么状态就好了。第一,能在当下市场中依然自给自足,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企业正是一类投资机会,因为这类企业有非常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这些企业和资产是可以成为未来我们投资的核心资产的。比如说华为,全球市场今年都不好甚至连自己的5G推广都在很多国家都没有最终拿下,但是依然成为了全球第三家(另外两个是苹果和三星)迈入千亿美元俱乐部的电子公司。第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拥有领先于市场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研发能力。这类公司的挖掘需要专业知识和自己对于行业的理解。因为隔行如隔山,其实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行业龙头,也乏后来者居上的案例。其核心价值和技术到底应用到市场有多大影响也是我们要考虑的。比如,最典型的芯片企业。第三,顺水推舟,推陈出新。通过经济周期的大背景,淘汰落后产能,进行产业升级。所以这里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unxiwb.com/nqshy/40765.html